跋记:有缘赏鉴当是人生乐事
(原文标题:鉴跋记定)
序
我国绘事久远,而法书名迹之作流传亦久远而存之,世人有缘赏鉴当是人生乐事,忘苦忘忧而发千年之思,慨叹与古贤心灵相映,而能鉴者当与古人引为知已。跋论之题更是穿越时空,如晤故人把酒桑麻,逰踪于各时代,察其一切。又如约友人于山阴道上或长亭辞别,书斋问学,赏月畅怀,观天俯地,舒发性情,得古人慧心一笑之妙,非外人所不能享之。故鉴跋之事真伪之论当为一悦,接晤欢颜又为一悦,与之参万物滋养心斋启由化育之心性,再为一悦。此三悦平生丰足,何求他事,此鉴学真谛耳。
予卷中跋题,所见诸迹,缘于近十余年遍逰四方赏鉴公私藏家珍物所得,留下艺苑痕记,刊墨成册矣。
乙未秋于云庐
跋刘栋慧藏赵孟坚水仙卷
赵孟坚写水仙,古今绝手,所传者少矣。此卷满纸仙踪,月下清影,甚称人间绝品,至宝耳。
跋宋人赵子固水仙卷賦之
赵氏水仙仿品犹盛,予三十年来所鉴者多矣,此卷笔墨勾线敷淡墨留清渍犹可观,气格韵致不失古贤之風儀,嗅之香薰十里,清丽绝俗,无麈矣。
壬辰夏月于京华
跋赵孟頫滚麈图
赵松雪作滚麈数卷,予所鉴者莱溪草堂藏珍,松禅老人跋"笔墨精良,雪骏无麈"。予观其意象映出画家心源耳。
跋管魏国竹图册
管仲姬写竹,纵横苍秀,绝无闺中态度。今于台北外双溪拜观此图,真妙墨横陈,风雨潇湘,其势有如公孙氏舞剑,清韵处又似李易安抚篱吟月,美之极也,故画史誉耳。
丙子夏客次台北富华酒店
跋谢时臣秋山图
吴中画多惜墨如金,谢时臣秋山图一卷,颇多着墨,丘壑茂密,林泉幽静,意境深䆳,笔势奔腾,纵横点缀,在潇洒间。一卷妙迹,不在墨重与轻,全在其生气耳。飞燕玉环,纤侬悬决,各有风姿靓丽。故论书画当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得注矣。谢樗仙游越后至杭。逸趣笔绝,一代大家。已去数百年之久远,今夏获观此卷,有此佳缘,能不悦乎!
己卯初夏日客次沪上
跋祝京兆醉翁亭记一卷
沪上吴应强先生与友人美籍华人王亚平先生客沐芦草堂,出示明人祝希哲手迹,书北宋欧庐陵醉翁亭记。此卷为祝氏丰华盛年之笔,于文待昭停云馆中偶书之。品鉴是卷,先工而后逸,健笔俊朗,风骨清瘦,气息冲和,与暮年作大有向背处,故追忆辽宁博物馆一卷,惊天破地之势,沪上此卷,流溪平波之美,无长江黄河之险耶。不多见矣。相去数百年后获观,岂不缘哉?
甲申年秋月张继刚于沐芦草堂跋于卷尾
六如居士山水卷
六如居士此卷以北骨南韵之法制成,妙味清淡,苍润秀雅,为其早年之真迹,藏家当珍宝之。
丙戌冬月客次香港继刚拜题
跋唐解元墨竹图卷
予少时常见家藏旧竹谱一二册,效而仿之,亦不能得意,弱冠后,对画竹一科略有了悟,亦所谓板桥老人眼中竹胸中竹也,故常弄笔而自娱。 古人作竹,长卷为怯,卷者尤少,难于位置,多不能寒梢万尺,烟云变幻,吴门唐解元此卷,诘曲高下,坡陀掩映,耸然干霄之势,笔墨蹊径以造化为师,妙境得潇湘之意,展卷称奇,真令人瞠目惊绝。
丙子年秋月,雨初霁,风日清和,与家师沐雨翁杨仁恺先生同客吴门,美籍华人吴应强先生出示此卷,窗下品茶鉴题之,张继刚。
跋唐解元晋妆图卷
画境出于学养,形质成于笔墨,二者同修,始可观矣。品鉴此卷领悟唐子畏游丝之笔,深得功力写生妙谛,树木亭榭山矶溪水从造化中来,古人每评:吴生有笔无墨,虽日能千面,舞带当风,然终不能尽美也,留有憾事论。解元此卷,叹越千年之绘事,中天玉轮,照今恒古,不愧吴门四家一代圣手耶。
丙戌冬月于美国费城博物馆张继刚鉴跋
跋王上宫人物卷
明季人物画,推丁云鹏、吴彬、郑千里(重)者,画迹多矣,若王上宫龙如者,画迹罕见,美国加州费氏云霞女史藏一卷《文会图》,墨丝敷设,拂发春风,儒雅相好,为龙如先生少见之传本。与星洲陈氏永康先生藏卷有同工之妙。顾起元(太初)《懒真草堂集》有:“为吴叔任跋上宫画十八罗汉卷”云:“王生此卷,用意缥缈轻扬,殆似游丝之袅空,细发拂面,而慈威相好,无不具足,谛观之,令人生庄严净土想,若以心观,则所以必阿罗汉者,即颖如此墨如海,无可摹勒处 ,又何以从王生指尖提笔时识取也”。
太初跋记己卯此卷,余无缘拜观陈氏藏卷,然从饶选堂先生文字中获知一二。
己卯夏于美国加州客舍张继刚拜题。
跋无可大师山水卷
“横岭溪山墨不多,疏笔荒苔乱石坡,苍松古柏通禅意,幽谷淡静一卷拙”。此图桐城方以智无可大师妙迹,意通禅境,深邃尤可思之,故余赋诗跋于是卷,周亮工云:“无可大师幼禀异慧,生名门,少年举进士,自诗文词曲声歌书画双勾填白五木六博,以及吹箫挝鼓俳优平话之伎,无不极其精妙,三十岁前备极繁华,甲己后薙发受具,耽嗜枯寂,粗衣粝食,惟意与所适,或诗或画,偶一为之,多作禅语,自喻而已。
密之高士画迹绝少,列为南宗,此卷当珍宝之。
己卯秋客香江拜观张继刚鉴题。
跋仇十洲青绿山水卷
青绿设色,笔迹严密,气须清健,力能超然,可读矣。 此卷吴门仇十洲妙品,泥金华彩,柳絮飘花,湖光山色,灿然与王希孟山色媲也。
丙戌春客次日本东京张继刚拜题
跋仇实父仕女图
此本真迹乃明人仇十洲妙品,清人梁蕉林旧藏,图中人物生动自然,细笔蚕丝,秾丽敷色,粉面玉颜,取法北宋入室唐人,得其精髓 。
妙与元季赵子昂伟作争灿,实不易得之珍宝也。
丙戌年夏客美国费城市立博物馆鉴题。
跋明人张灵花卉图卷
唐解元毗邻,梦晋先生此帧妙图,旧藏于虚白斋刘氏,后流出域外,归美籍华人收藏家冯淑媛女史水竹轩藏。予于甲申冬月客次耶鲁大学获观此卷名迹,兴鉴跋题,为平生佳缘也。
张继刚
青藤道人墨梅图卷
明人徐青藤以意笔之作,垂范艺苑,充称之大家。群芳争艳,百卉生香,山水人物偶有写之,另有一番情趣。是卷梅图,玉蕊紫萼,梅骨俊逸,皓态孤芳,意象中来也。故能玩味无穷,叹为绝品矣。
丙戌春日客次香港获观拜题继刚
跋陆叔平青绿溪山幽居图卷赋诗
陆包山以花卉擅長,逰祝京兆文一时之秀矣。
壬辰春月于香港继刚
跋陈白阳花卉卷并诗
此卷为梁蕉林旧藏,后入清宫旋易主劉石庵庋藏,民国归康南海亦转秘阁扵台北吾友江兆申先生。陈氏笔墨隆一时之名,山水楼榭别具景境,花卉尤能笔势生动,墨韵高华,清丽出麈,大有出蘭之妙矣。
壬辰首春日鉴跋扵香港客次。
跋鉴明纸十八应真图
此卷明人本十八应真图白描,幻像变没,江水横流,波涛堆雪,人物精微,神彩藏明人内蕴,尤可观玩,为南羽一脉,昔无款,藏无绪。
壬辰夏夜同观者有唐仁健、王路、顾健诸友人于海口。
跋陈继儒诗册
此册墨迹乃明人陈眉公妙笔,书董宗伯论画诗十二首,笔姿飘逸,意趣超然,去尘俗之垢而有云林气象,于不经意中见其心境,垂儒者范,华亭诗句,韵古格高,品定古今之绘事,此册誉为双美,当为馆藏拱壁之珍也。
丙戌年夏鉴跋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
跋董其昌《遥峰泼翠图》
是轴绘事运用泼墨惜墨之法,迹简而意足,神韵骨力俱佳,写密树远山平波江阔之景,含蓄灵秀。近处坡脚,泼翠缀石,树有三株,交错縦横而生,碧树垂荫,中间亦有夹叶稍事勾勒枝叶形态毕现于图中,余两株细笔浓淡或卧笔重墨以粗头乱服之美呈现写意精神与物象情态,藏蒼润遒劲与爽利。左右坡岸淡墨勾后亦以淡墨横扫点成,远树错落,似疏似密,墨色浓淡相参,隐现于远山坡岸之间,天际芒然,仿佛烟岚萦绕,一派雄浑之景于暮色中呈现淡远幽寂之境,风波微静,江水浩瀚顷出纸外,咫尺千里之遥,宁静肃穆,气息纯正,动人遐思,有卧逰不尽之憾,达情忘怀之醉。
款题: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合之,乃画诀。玄宰画并题。
跋董其昌《夏木垂荫图》
此轴巨迹乃董氏晚年之笔,过客鉴家吴用卿处,获观董源同名之作,抚临参黄大痴笔意创作。近坡树木五株,取尽姿态,墨色浓淡乾湿点线相宜,疏密有致,逺树层叠,参差不齐,万木垂荫。山屲远屾峰峦险壑,云浮烟弥,远眺溪流,淙淙悦耳。近处坡石,淡笔勾形浅墨牛毛皴染,呈凹凸之质,重墨点苔,坡岸藏于树后,笔迹含蓄,中景巨石临于水屵,岒岒而㟥嵯,峻崟而峭拨,远山髙耸,凡头处枞林成荫,积翠为屏,造势奇伟,居舍藏幽,门对平波,有大开大合之境,于浓墨中留白形成画面强烈之对比,展示出董氏江南山水秀润华滋之美,夏日清幽。
跋董其昌《岚容川色图》
是轴董氏74岁时佳作,为其名迹之一,抚临创作吴门沈石田同名之作,然气象格调与沈氏有别,启南圆润浑厚香光虚淡含蓄,古润明净,山峦树木构成取势与沈氏作品泾渭分明。此迹画家造境险绝,峰屴峭峻,岒岒㟥嵯,山路崎岖,近坡水岸,峁卧石横,七株树木枝柯縦交,相依顾盼,浓密疏淡,双勾米点,枝干淡墨枯润之笔勾后略事皴染,极尽精微,品类有别。隔屵潺水入江,平波涟漪,山体凹凸,岎岎廻丛。峋嶙峃岵,势夺造化。以娴熟之笔墨阐释对山川江河之感悟,心源育化,以形写神,造一山一景一江一境汇成胸中丘壑,淡逸之美,使之可观、可遊、可居之悦。
跋董其昌《奇峰白云图》
此图米家山色,董其昌画有四貌,拟古、浅绛、青绿、米家山。是图以米家遗格写己之逸趣,近处坡屵以湿笔淡墨枯拙凹凸之痕写出山石质感及沙迹,重墨湿笔点苔,枝干勾后略事淡墨亦有重墨复勾,卧笔点叶姿态虚实相生,变化无穷,多有涩笔,云浮烟岚,山如黛色,蒼翠华滋,远近有别,造境空濛。雨后溪水湍急入江,居舍人家藏于丛林之中,似隐似现,主人静安隐居之思,恰是作者斯图之立意矣。
款题:“奇峰白雲”及诗意補正了董思翁之心境,“悠悠白云裏,独往青山客。林下尽焚香,桂花同寂寂。
台北跋张二水書唐诗册
张瑞图学士,眀泉州晋江人,万曆丁未殿试第三名及笫,楷法晋人,于鈡王之外另闢町畦,笔势急促跳躍,偏锋偏毫,锐利怒张,强弓之弦,骤雨急泻,或蓄势待发,结體大小错落,粗服乱头,奇姿诡態,不可端倪。为宋元以下独树一帜,曠世无畴。此冊㝍唐人诗,畅动奇逸,尤可宝爱。
二千年跋于台北
跋明人李日华山水卷并赋诗
明季李日华写山水图有清韵玉质之美,气象画格浩然之,展卷所得,目鉴所思,李日,华胷次腕力水墨之能非他人及矣。
跋倪鸿宝轴
此卷原大风堂旧物,法书圆笔剑锋,笔势内蕴厚重,行笔缓慢安稳,有蒼拙之妙,与其凌厲险绝,锋芒畢露之格迥同,真独具风骨。
壬辰夏月跋于香港淡菊斋。
跋 《松亭远山图》 立轴,是图龚氏为闽人比玉所作,风格面貌为龚氏六十岁前后之作品,于“白”、“灰”、“黑”三龚之外得“逸品”之格。”斯图分前、中、后三段写江南之景,笔姿生动,疏林坡石,茅亭远山,江水平波,意境清新。而图中前段树有三组,株株别异,枝柯纵横穿叉,或为圆点,或作松针,或为夹叶,或垂枝、介字夹杂其中,高低斜出,参差错落,疏密得当。是图用笔方中带圆,又时有波折,笔墨蒼秀润致,淡雅清新,中景小洲茅亭,后作对岸山峦,层层推远,于疏朗松秀中见沉雄之貌。笔墨气息与倪、黄合而后生发,于疏落中含有人文情怀及书卷之格。承载传统而自我风神,其妙处当以真境论耳。
是图徐邦达先生跋:“以余观之,实均不逮半千之深厚精到耳!”画史宋珏与许友之名,远稍半秋远矣!款题:客有自闽中缄書索画者,因作此纸以招不识,能上方比玉下敌有介否?石城龚贤。
宋珏,字比玉,(1576-1632),明山水画家,福建莆田人。许友,字友介,清初画家,福州人,擅画枯木竹石。
跋《木叶丹黄图》 纸本水墨,上海博物馆藏
斯图乃龚氏于乙丑康熙二十四年,六十七岁时笔意。是时龚家山色臻于化境,“白”、“灰”、“黑”三龚体系完备,风格独具,面貌成熟,纵观是图其笔墨内涵与龚氏学养精神契合,意境出于心源与造化,妙绘雨后秋山,霜林涧流,山石叠积,远山空濛,气氛沉寂清幽,令赏者陶醉期中,忘季轮而不知变逝。此图用笔短披麻及乾笔密点层层皴染,石骨崚嶒浑厚。树木短笔勾皴,浓淡虚实相宜,极有厚实之感,笔法与往不同,为其独创。图中墨色极为丰富层次变化鲜活,于浓处衬淡,以实处衬虚,创造出画幅整体空间之深度,秋林清润之意,令人赏之遐想无穷,醉心诗意。此图为龚贤积墨至精至妙之作矣。
款识:木叶丹黄何处边,楼头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纔相问,天末风生讯管缠絃。
乙丑霜寒日半亩龚贤画并题。钤印:龚贤(白文)、半千(朱文)。
跋《夏山过雨图》纸本水墨,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绘重山云没之景,密树浓华之盛,山石叠峰,万壑层峦,树木相倚,枝梢纵横,墨色浓郁而深沉,构图求大开大合之势,不求零碎之笔,雄浑之境攝人心魂。龚氏言:“墨言韵,明其非湿也,润墨鲜,湿墨死,”又云:“皴法先干后湿,故外润而有骨,若先湿后干,则死墨也。”以此论参笔墨与实践,故可知龚氏“润”之生矣。
是轴图中山石以轮廓线勾出山峦峻岭,暗处层屋乾笔细皴而后湿笔积墨,轮廓线处微光如鏡,反映丘壑,使之沉静肃穆之中又见古拙秀逸,内骨外润,浓郁浑朴,江南山色尽在笔下生发,似秦歌汉赋,意境蒼芒而厚重,赏鉴心目难忘矣。
款识:武陵龚贤
跋《寒林古屋》 纸本水墨 安徽省博物馆藏
斯图写寒林冷色之景,风过古屋之静,寒山坡石积墨,层层尽染,深邃厚重,富于质感。杂树蓊翳相掩映,烟霭迷雾,残霜冷秋,空山无人之境跃然纸上。清幽静寂,平淡蕴藉。远山藏于丛林枝条之中,若隐若现,极其含蓄而空寂,深得造化之功,至深至静之理也。
跋《山家黄叶图 》 纸本墨笔 旅顺博物馆藏
是图描绘山居之景,丘壑峰峦之势,图中杂树丛林,枝柯交错,山岭逶迤,奇峰突起,烟岚轻拂,清新淡雅,树丛山岩处,隐现茅屋。置景繁复而用笔疏简,以中锋乾笔渴墨勾勒为主,作水墨淡色渲染,笔情墨韵有“乾裂秋风,润含春雨”之明快,与清丽中见拙藏朴,其美在于笔墨生涩。老辣苍劲,其如屈铁。龚氏绘画基于北苑,吴梅花,沈石田诸家,善用积墨法,淋漓酣畅,苍厚沉郁。亦擅简笔乾墨皴染,妙造天成。
跋《湖滨草阁图》 纸本墨笔 吉林省博物馆藏
是图乃龚氏传世画风中三种面貌即“白龚”、“灰龚”、“黑龚”中之“灰龚。”以宽绰凝重之线条,勾出山石轮廓,依山石之结构,干笔皴擦层层加厚,淡墨渲染,坡石山休阴阳向背分明,呈现出凹凸之质感,墨色与轮廓之笔痕最终融为—体,使画面浓郁苍秀,古拙清润之美。
龚氏以浓重之笔墨写太湖景色,诗意佳境。斯图于近处石坡之上画杂树数十种,大小不一,远近各异,疏密穿插,墨分浓淡层层渍染,丰富自然而生动。石间小溪,淙淙有声,流向画外,中景不着一笔而空白处似波光粼粼。图中湖石聚散有致,数间房舍掩映于丛林之间。石壁飞瀑,月泻清晖,宁静清远。一派春色旖旎之景,跃然纸上,其意境之深邃,使鉴家目视必藏于心中,不能忘怀耳。
诗云:“楼台结在太湖滨,湖水沦涟明月新。宾客到来无远近,尽乘玄鹤当车轮。”武陵龚贤画并题。龚氏赋诗意与画境完美之结合,创作出永恒之艺术珍品,为画史留下清誉。
跋《清凉环翠图》 设色纸本
是卷龚氏绘南京清凉山色,绿树浓郁,山色微芒,层峦叠嶂,丘壑纵横,林木深处山间草庐,为斯图增添点睛之笔,无限江山起伏跌宕,山峦背后长江浩瀚,碧波滚滚,江、山相映,气势雄浑而肃穆,苍翠浓重而秀润。
此卷龚半千以“积墨法”绘其晚年居住之地,可谓龚氏心迹与清凉山色融为化蝶之作,“亦山为友,亦我为客”之境。点染皴擦,层屋渍墨,使卷中山林树木呈现出江南山色鲜润沉厚之墨韵,画面整体效果多现湿意,深郁静穆,其格调可见一斑矣。 斯作设色及为精美耳。
跋王石谷仿赵孟頫青绿卷跋并诗
自古丹青手,具文秀之質而渾厚不足,具遒劲之力而神韵不全,至如石谷子衆美畢具。此卷规摹赵承旨,然赵氏以古法高华工丽称誉元画之冠,是卷尤以秀逸见奇,点染适中,從董巨伐毛洗髓得来,真艺苑绝品,后学者知所向往矣。
壬辰夏月跋扵香港。
我跋溪水隐鹤楼卷时王原祁
怒骤來天雨急,洞藏云壑锦图春。烟霭眉黛虚飘渺,鹤唳仙馆见道宫。
跋汪士慎墨笔梅花卷并诗
此卷汪士慎梅花真蹟,汪氏字近人,号果林,安徽休宁人,流寓扬州,与冬心新罹友善,为八怪之一,其作品笔墨習染,遂臻妙境。是卷墨梅千花万蕊,繁枝散玉,管领冷香,为汪氏妙品也。
壬辰年春于香港跋,继刚。
跋鉴凊人金陵画家孫荃山水立轴图
此纸为孫荃山水真蹟 ,写秋峦茅屋之境,笔墨犹可观,为孫氏常见之作,绢殘補墨色,同观者唐仁健、王路,顾健。
壬辰八月六日晚扵海口。
台北观銭维城册跋并诗
銭氏乃乾隆朝词画名家,宫藏其作甚多,此册三十二岁筆,承四王法乳,景出己意,笔墨文秀,枯润相生,诗画合壁,双美之珍。
继刚
跋李复堂竹石卷
懊道人此卷,得竹石之性,从造化中来,双勾淡墨写竹风雨之势,飘逸劲秀,玲珑剔透 。笔底功夫,深得乃师蒋廷锡、高且园二家精髓,筑基于此,清史留名,久誉画坛,遗墨弥足珍贵,此卷宝也。
丙午夏于鉴跋于香港中文大学张继刚
跋边寿民芦雁图册
此册边寿民写生妙笔,江潮苇枯,落日归雁,意境藏幽,笔姿灵活生动,创古今一家之貌矣。边氏居扬州,筑草庐于苇塘深处,每潮落方能与诸友晤,昼晚雁栖其庭,有古贤易元吉居山观猿之趣。故能写其真也。
边颐公初以诗赋文章显于世,后为其绘事湮而诗名不显,今获观此册,平生幸事,当为藏家喜也。
丙戌夏月客次美国加州大学鉴跋
跋蒋廷锡细笔花卉图册
此册乃虚白斋刘作筹均量先生之旧物,清人蒋廷锡妙笔,细密工巧,敷色淡雅,册中诸帧虽以一花一卉取貌,然能承传古贤之法,妍丽多姿,神韵天成,得造化之功,写生之妙谛。稀如瑾玉之美,拱璧之珍,盖蒋氏传世作品中之逸格也,藏家当宝之。
丁亥年春客次台北圆山饭店张继刚鉴题。
跋方熏墨梅图
清人方兰士,擅山水人物花卉鸟虫,与奚冈同誉艺苑,晚岁多以松石梅入画格,臻妙其境。此册梅图,枝干苍老,梢出新笔,冰萼托蕾,花斗雪痕,意象超然,乃其暮年精湛之妙品也。为难得之珍物,当密藏宝之。
甲申年夏客次扬州鉴题张继刚
跋清人汪士贞梅花图册
此册八开墨梅,清瘦绝俗,幽独孤寂,管领春芳,寒香冷月。以润笔淡墨写干, 曲劲奇倔,枝梢横斜,变化多姿而墨法单纯,柔中见骨,重墨作密刺,淡墨疏花写精神,俨然灞桥风雪中也。
丙戌年夏月拜题于沪上
跋清人钱杜墨梅图册
钱叔美此册墨梅,得赵孟坚之格,幽冷疏散,虽妙笔细秀,然此帧又可与金寿门、罗两峰媲美。山水以文伯仁法为基石,变为一家风貌。此册真迹妙品,当馆藏宝之。
丁亥初春于台北圆山饭店张继刚鉴题
跋清人蔡嘉青绿山水卷
蔡松原此卷,以大李将军法敷色金碧,写祟山峻岭之貌,盘亘锦绣之景,其势宏伟,远山起伏,岚烟缥缈,平堤纡曲,林木葱郁,宛然真山之境,水能泛舟,使鉴者喜悦有观、游、居之乐趣,一派生机耳。
丁亥年五月台北圆山饭店鉴题
题罗两峰古梅图
此卷清人罗两峰妙笔,梅石古拙,疏蕾淡花,月出东山,雪落溪岸,冷香寒浸,气象万千。有“树古不知年岁老,天半悬河洗尘埃。莫向山中随浊水,梅于冰圞两双清”之境。
己酉夏月客次沪上友人出示两峰道人墨梅一卷 ,嘱予鉴题
跋南田题牵牛花卷
余题句:“篱下植花十年事,一寸新茎绕檐飞。岁晚不知霜天冷,翩然独自傲芳菲”。“西风拥翠团碧叶,清芬露重几回春”。跋于是卷,昔日古人云:“久盼牛郎牵犊来,天孙隔岸望千回。相思泪化花千朵,飘向人间烂漫开”。此境为南田老人妙意也。
丙子夏于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张继刚鉴题
跋恽南田没骨图迹
清王学浩《山南论画》云:“没骨法始于唐杨升,董文敏常效其《峒开蒲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杨氏《雪景图》粉勾泥金,屋宇以墨成。树草朱设色,绢粗糙,形多存古意,线乏力,黄紫嫩绿之色不避耳。董华亭云:“曾见杨升真迹没骨山水乃古人戏笔奇突之作,云霞灭没,世所罕见耶”。花卉一格首创于五代徐熙墨笔,后有其孙崇嗣变墨为彩,有所创新。沈括《梦溪笔谈》评:“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粉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苏辙《栾城集》《王诜都尉宝绘堂词》注:“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南田此帧海棠图以没骨法写之,敷色淡雅,逸态飘然,极工细密而又古意清韵,美在自然无饰之真,妙笔也。
戊寅八月客台北跋于卷尾
跋大涤子幽居图
此卷虚白斋旧藏,清湘大涤子《幽居图》真迹,是图笔墨恣肆,云屾险壑,幽谷禅房,出人意表,真蕴藉方外之大境界,当宝之。
壬午四月跋于沪上
跋石涛上人小卷奉郭云清女史
予法国艺术学院归来, 同访者有建业刘氏树枫(勇) 先生, 郭云清女史夫妇,郭氏二人职于巴黎大学,予应邀同走金陵,女史出示旧藏石涛上人居一枝堂时山水小卷,命予加墨,题曰:“远抹青山两三笔,近写飞鸿楚江宽。何年松下设
子,坐闻流溪六月寒”。
乙亥年秋十月二十三日客次金陵鉴题
跋淸溪道人程正揆山水卷扵台北并诗
雨楼灯下展卷,诗境梦绕,慵㳺万里山川,旧日思绪都在卧㳺,眼底烟霞无数,舒还卷。笺旧苔古,江山近,奚襄谢屐,何用跻攀。佳境在此案头,乱峰叠嶂,淺醉闲眠。有天开仙境,飞落人间,应妬过云,明滅悠然,意且兴憑阑,银屏底,寻蕉復鹿,未必都是邯郸。
已卯秋月继刚跋记
跋李复堂山水小卷
懊道人此作,虽小卷,有奇伟气,峰峦绝壁,大水急流之势如天河决口,怪石苍松,碧竿青翠,幽人羽客,大抵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幻八极之外,密天地之间。千丛媚萼,一干枯枝,雨润苔滑,飞禽栖息,工而入逸,格局非凡,意境无穷,故予诗云:“银毫素墨染春山,格局新趣追前贤。忽忆襄阳漫士笔,始信画幅近可观”。誉为妙迹也。
岁次壬午夏月拜观于沐芦草堂
跋刘崇如洞庭春色赋
吾家旧藏一卷清刘石庵(墉)近惑年书迹。坡翁洞庭春色赋,书迹清秀,尚有香光遗意。只与早岁之作略足一些厚味可读,然不及暮年之意趣矣。
南海先生有云“集帖学之成者刘石庵也”。此说予未见公允,刘氏早岁习华亭后参颜平原,寻常书翰得坡翁意,决少有晋人风度,包慎伯(世臣)《艺舟双楫》品评最为审当,“诸城刘文清相国,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六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与学成,超然物外”。此论足可定音矣。
刘氏行楷不比宗伯,华亭不能书大字,崇如先生可,董玄宰用墨枯瘠,时有清真逸趣,墉墨丰肥泥滞,虽负盛名,每有人讥以“墨猪”论。
丙戌年鉴跋于沐芦草堂
跋翁松禅遗墨
右翁叔平文公手书诗稿一通,此遗墨乃吴门钱氏庋藏,翁钱两氏祖有旧荫亲,故吴门钱家每多藏之。此纸真书,墨迹古陈,装池精妙,六法清健之中蕴藉朴茂浑厚之美,盖非真迹决无此品也。翁瓶生书迹,今尤多观,唯此通诗稿余未见刊印一纸,可谓“明珠土埋,未放异彩”,世人终不知其烁燃之华,憾事耳。翁书融欧、褚、苏、米之长,参汉隶平原之法,老苍之至无一稚笔,隆誉同、光两朝,推为天下第一,今观此墨察之询无诬耳。
癸未首春过吴门获观跋题
跋蒲作英潇湘卷
沪上蒲华,书画俱妙,缓笔诗就,落墨为格,与吴苦铁友善,长吴氏十二旬。辛亥殇八十三岁矣。此卷写潇湘夜雨,笔姿恣肆,墨与水融,气象万千,盖心境与造化同根,神韵自成,故为佳品也。吴秋萍女史出示此卷,嘱予加墨,亦携蒲氏墓志铭拓本,再命跋题,仆书之。
丙子仲秋于杭州
跋近人张熊蕉荫图
张子祥此帧妙迹,乃晚岁之笔,气韵生动,设色鲜活,蕉叶垂碧,浓荫五尺,意趣天成,不被古人蕃篱所围,得写生之妙谛,自然之功。故仆书之:“雨洗香阶碧苔浸,薇风蕉叶展绿阴。江南三月杏花好,已知心里又藏心”。
丁亥年初客沪上旅舍
跋寄苹堂山水册
余素心艺事,学不精湛,故未尝多议论之,唯见山川景色,辄瞪目不能离去,缘爱其溪山隐秀之地,花木莺舌之音,故常欲作少文卧游之想,几忘乎为笔墨间事也。今熇日正午,火云如蒸,观齐先生册中数幅,笔苍枯拙,墨色相融,清韵淡雅,于秋霜月冷中看灞桥风雪,梅开初绽处见枝横花疏。烟雨荷塘,柳絮飞花,意境深遂。使鉴者烦襟一洗,似与老人同席而坐,谈之久矣。
己卯八月题
跋寄苹堂花魁图迹
牡丹在中州,古称洛阳为第一,蜀地天彭称绝品,故宋时天彭有小西京之誉,崇宁中州民宋氏、张氏、蔡氏、宣和中,石子滩有杨氏,皆以买洛阳新花归,自此洛花散于蜀地,花户尤盛矣。以花为业,好事者,竭其力,遂冠两川,又推三井李氏、城中苏氏、城西李氏,天彭三邑,处处飞花,而洛花秾丽动人,影摇酒樽。所谓:“夜邀西楼月,烛火映花发”。其姿富贵耳。今观白石山翁妙迹,写天彭欧碧之种,非洛阳花也,其色浅碧,开在花季之后,独以欧氏植,故以姓氏为名堂主人笔缓色淡,妙墨奇姿风摇叶硕,气韵高华,真大家手笔,当宝藏之。
壬午秋于北京拜题
跋齐白石花卉画卷
齐先生此图妙在笔法之外,意趣超然,以气韵盛矣。古人六法之中有气韵生动之述焉。韵本声律之事,刘勰云:“同声相应谓之韵”也。嵇康《琴赋》:“改易调,奇音乃发”。文之韵,犹如乐之韵也。魏晋以来,品藻人物,辄曰思韵,萧伯玉云:“文致在气韵,无韵则死”。陆时雍《诗境》谓:王渔洋益张大之“诗有神韵,亦如画中有气韵”。白石老人是帧墨迹,妙写老少年一科,叶大而硕,色艳而浓,重墨勾筋,气韵生动,观之所思,谓之真画矣。
戊寅八月十二日于沪上跋于卷尾
跋黄朴存先生秋山图
黄朴存先生妙笔秋山图,得北宋人数十遍积染之法,明未扫叶楼主以墨法胜,宾翁以笔法胜。得大痴墨中藏笔,倪云林笔中藏墨,茂密古拙,浑厚华滋,观图如夜行山中,月色皎洁,妙境也。
丁亥年夏月于沪上鉴题。
跋刘海粟墨梅图
此图海粟老人暮年之笔,狮城周颖南先生旧藏,昔日予过访新加坡,友人出示此卷,嘱予加墨,亦以拙句题之:“老笔枝拙三千岁,冰萼疏蕾卧江春。”今又观是卷十年过矣,吟句成美,“慢题相忆绍来往,华卷易主旧笔痕”。
甲中秋月于香港跋
跋刘海粟墨葡萄图
刘海粟师此幅墨珠图,法古新趣,笔力苍劲。泼莽水迹,妙写此幅,气韵胜于古贤,与天池争美。余与先生订交二十秋,今师归道山久矣。遗珍墨迹寸纸难得,世人宝之。今于香江获观此帧,似与先生欢晤也。
岁次壬午秋八月客次香港中文大学,友人冯媛女史出是卷嘱为鉴题
跋刘海粟松云图诗书画合卷
世称郑广文者,自写诗书并画,献唐玄宗,皇署其尾云“三绝”也。后效仿者众,米元章《珊瑚帖》虽为率意笔,然其诗书画并存,极尽其艺事之能。香港大学刘青云教授,藏此卷有年,予与八十年初客沪上,拜晤海粟老人,故知是卷之由来。《松云图》“三绝”称妙,意趣超然,驰不出矩,可与郑氏献墨媲美也。
甲申三月客香港应青云教授嘱题
跋刘海粟墨菊图卷
明贤顾清题墨菊诗:“狂挥急扫皆称意,不待品高机亦熟”。此句若为海翁所发,极妙哉。青云先生以为何如?
甲申三月客香港应刘青云先生嘱题
跋张大千梅竹石卷
近世画坛诸公,上追五代,下承四僧者,创新意于辉煌之中,少矣。大千先生此卷妙写潇湘碧竿数丛,清韵秀雅,皓态孤芳,石卧坡陀。一卷之中,多见逸笔。所谓:“力能扛鼎,秀润多姿,此为不易也”。图中文字洋洋大观,书迹遒劲,意境深遂,妙趣起然。故余题:“卧雪梅花骨自坚,竹石萧疏亦荒寒,偶来吟罢江南曲,清绝一片碧云天”。
己卯夏于上海吴雅辉先生易斋山馆拜题
跋张大千破碎河山图
虏覆神州,山河破碎,国人倾长河之泪注东海之流。黍离麦秀之悲。不言喻也。转瞬六十秋过矣,今国运昌,余为后来者感以兴事焉。 己卯夏七月客沪上鉴爰翁旧迹《破碎河山图》一卷,以石涛笔意,写吴山越山之形,诗云:“破碎河山颠倒树,此时尤识老涛翁。泪眼含悲哭国事,梦里吴越披锦装”。读爰公笔意解悲伤情怀,故赋诗云:“一卷苍凉色,泪雨洒江天。横空孤雁远,倚杖看云帆。遥思悲国日,何时整河山。”大千先生往日之愿,今可慰也。
癸未春于沪上
跋张大千闲溪钓渔图
台湾友人从湾北来京,出眎国父纪念馆曾展出大千先生75岁时为老友蔡孟坚作金碧泼彩‘闲溪钓渔图’山水巨迹,予观为真迹,此格确为爰翁一时之法,气势雄伟,江山万里,云拥壑壁,浮岚飘没。友人嘱跋:“广宇藏微粟,世界一大千,泼彩壮华夏,心与山川禊”。
壬辰春月继刚拜
跋汪洛年山水册
此册秋山图,乃清末民初沪上名家汪瓯客臻妙之作,图中写野水秋壑之貌,平淡萧疏之景,一派大痴遗意,读来尤令心喜,感受心源与造化同根之妙,故喜悦而不能忘怀。
丁亥夏月于二月书坊
跋汪若年虞山春溪图
虞山之美,其质在秀丽青韵间,昔日黄子久卜居此地,写山川之妙,开元画之风气。推为四家之冠,《富春一卷》,越数百年而隆誉画坛。 此卷为汪若年早岁真迹,得大痴遗意,笔墨苍润华滋,意境深邃,嘱题:“湍流映碧影,风吹花摇漾。树动浓香起,浮云藏叠嶂。春景醉人痴,解以忘忧肠。落花飞海外,古玉从天降。花倚苍松翠,鱼戏啄溪浪。记吾林中身,疑是在梦乡”。
丙子年秋于金陵
跋林纾青绿山水卷
此卷为近人林纾青绿卷,写柳烟碧峰之秀,湖光楼榭之景。其意境春雲雾渺,风舞新绿,另人陶醉不能忘怀,真迹无凝也。
壬辰夏月扵香港寓中
跋王个簃石榴图
沪上王启之先生,早岁师吴苦铁,后师造化,笔下花卉妙丹青而称一代大家,金石法书与沙梦海先生媲美,予与先生订交垂二十年矣。故知先生笔墨,先生昔日有诗题予画,曰:“瞪目惊异色,落墨点缀工。丰园写稿本,蝉噪野风声”。 此帧石榴图及先生米寿年写生之作,干苍枝枯,色老秋深,墨叶残花一二朵,当为王贤老人暮年之绝品,难得之佳构,藏家当珍之。
丁亥年春节过三日客沪上
跋白蕉佳卉图卷
沪上获观白蕉先生佳卉图卷,以六法为笔宗,无意求之而趣味无穷,耐人寻思,逸格得山阴徐文长之妙,造次颠沛,驰不失范。百年来有境界者,寥若星辰,昔日先生寓居沪上,予为后生,相差有年,无缘过从,今先生归道山久矣,姜公甫先生出示此卷嘱予鉴题,悦为加墨以慰未晤之缘。
丙子夏月客杭州拜题
跋启元白竹石图
先生山水画早岁以元人为筑基,疏淡荒散,溪水秋山,别有一番意境。暮年作云山少,多以竹石松格为笔下意境。此帧竹石图,虚白斋刘氏旧藏,乃元白老人赠友之作,竹竿梢瘦,叶碧而疏,坡陀卧石,一派秋意之景,令人遐思无穷,当宝之。 观此图似与先生欢晤也,二十秋垂垂过矣。丁亥春日客香港鉴跋
跋汪士慎墨笔梅花卷并诗
此卷汪士慎梅花真蹟,汪氏字近人,号果林,安徽休宁人,流寓扬州,与冬心新罹友善,为八怪之一,其作品笔墨習染,遂臻妙境。是卷墨梅千花万蕊,繁枝散玉,管领冷香,为汪氏妙品也。
壬辰年春于香港跋,继刚。
跋鉴凊人金陵画家孫荃山水立轴图
此纸为孫荃山水真蹟 ,写秋峦茅屋之境,笔墨犹可观,为孫氏常见之作,绢殘補墨色,同观者唐仁健、王路,顾健。
壬辰八月六日晚扵海口。
跋云庐藏楚简一则
雲庐藏楚简数枚,此筒为楚字小篆,结体精美,篆法俊逸,柒丹沉静,扵不经意中神韵天成,妙姿含态,读来犹能从中感受到荆楚文化神密内涵之藴藉,释出无限信息,观之获益,遗存为宝矣。
跋云庐藏流沙汉简一则
雲庐藏新疆酒泉流沙汉简数枚,此简为千年前胡杨木简,书为佛经,笔画轻盈,姿态自然放逸,处法度之外而环其中,与其它地域出土简书不同,另有一格,读之比之犹自得其妙,叁之習之,为余書痕墨迹留临池之本矣。
跋月曦写竹
竹誉君子之美,有节而虚怀,凌云而志高,玥曦门人少擅丹青,写竹犹得古法,笔势爽健,劲而含蓄,有春雨江南秋风環佩之声,琴瑟合呜天籁之音,观之听之如回瞬晋人丝管会稽山中也。
甲午春日继刚书
跋丛碧先生梅图一则
伯驹先生人间真君子,文词藻丽,漫兴藏幽,千载归客永驻华夏,四公子佳名独求其淡心中散逸,时而粉墨台痕,余音绕梁,先生雪月清暉,環散蒼芒世界,恒古矣。
甲午春日继刚书
跋周汝昌法书唐人诗卷
周汝昌先生,以红学名天下,此卷书古贤诗三首,墨迹俊美,得北宋徽宗笔意,气息渊雅,臻于妙境,乃先生米寿时真迹也。 予过访台北,友人张佩瑶女史出示此卷,嘱予加墨,故跋之。
丁亥年五月客台北圆山饭店
跋张仃先生山水图
张仃先生此卷,妙承古贤之法,心源与造化同功,老笔妙墨写出岚烟云壑之境,树木苍古之姿,山舍农家,小溪奔流,一派燕山景色。 先生画作,以焦墨独创,笔法苍老,意象天成。墨浓焦枯而润从毫锋中来,惊为艺苑新格。 予与先生订交有年,观是图鉴为题之。
丁亥春日于香港继刚 拜观
跋张大壮花卉卷
此卷张大壮先生妙迹,花色动人,笔姿飘逸,美无俗态,妙锦绣妍丽一格,清韵古雅,寿平复生,充称大家也。
丁亥春日跋于香港中文大学
跋疏菊文苑图
丙戌岁末,日飘小雪,闭门煮茶,挥毫健笔,落墨写菊,得造化之姿。予将《沐芦草堂文集》入图,几只雏鸡,欲出徽纸 ,几瓣疏菊,淡墨敷色,逸态自然,辙痕妙迹,可观思之,久视获其趣也。
丙戌岁末小雪跋于卷尾
跋九秋菊华图卷
天下之质而灵趣者,莫过于山水,百卉托君子意象者,莫过于梅兰竹菊,得空灵平淡者,莫过于晨露,世人有野趣而不知者,莫过于樵牧之辈,有鲜果尝而不知甘味者,莫过于菜庸商贩,有花木环绕而不知享者,莫过于显官达贵,古今名贤独以渊明寄兴,在桑麻、田野、篱落间,然观四时之变,落花有期,斜阳流水,有悟所得者,在一花、一木、一草、一石之间,得者乐永年,寿而康与天地久矣。
甲申年秋写菊图于沐芦草堂继刚
跋怀一疏秋高士图
此帧乃吾友怀一先生妙墨,予拜观之喜承古贤之法,得寿门先生遗韵,笔姿文雅沉静,气格不失敦厚之美。造境清旷疏淡,而貌高古,不与今人争名,故能踏星河游于云壑间也。
丁亥年冬月跋于二月书坊
跋予二仙论道图
古人画事多有稿本,所谓古贤名迹之样耳。大千翁传世之作多往来于李龍眠、钱舜举诸人,故知其一二也。甲午春日继刚
又:画道之妙在心于天地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又能入梦化蝶,逰三界之外,不为俗事红尘所困,此为艺道之真谛,仙人各伴自然格高矣。
甲午春日继刚书
跋二仙论道图
晨起写二仙论道图,予昨夜小梦,幻太虚见二仙论道,余则一记其神态,知仙者人也,人者亦仙矣。故画者当人仙合聚,学养其心,方可为画迹留天地间也。
跋罗汉图卷
万象之妙养其目,万物之妙养其身,万卷之妙养其心,此画者当参之。
跋烟岚幻云庐图
予参南北二宗,亦得积墨,故画者养文心诗境,诸家法齐观用耳。
跋溪山著书图
予寫万壑壑峰峦得南北识两宗之法旨,故有此境矣。
跋秋山读昜图
明人沈石田平生得厚润,文衡山爽健,予参之又破两公法矣。
甲午夏月跋
跋兰图
兰生远兮,沐春风千载兮。月皎洁兮,映故华夏,兰魂骚兮,沐春风日浴兮。月皎洁兮,映故山川。
己丑初春跋
跋兰图
兰馨远兮,沐春风香祛兮。月皎洁兮,映故吾心。兰幽谷兮,沐春风香祖兮。月皎洁兮,映故君子。
己丑春初月书
题款:明人文衡山写意,予家旧藏一帧,常玩展卷得悟其韵久矣,己丑春月跋
跋春山结友图
予家藏清人板桥先生竹石兰图亦有郑府杂设谭墨庄雨竹图一帧,常两卷相鉴,故知其奥妙处也,子﹖无文雅之气展卷可知耳,戍子聂月
跋自家山卷畅怀图
绘事一道无技不能写江山己之怀,技熟而忘生沚之笔,亦难寻佳境,华滋味不足矣。然画境无诗涵,不足以论绘事之真谛,何谈精神与天地獨往来。故绘者当求富学矣。
甲午春月
跋自家快雪卷
予少时于北方,每冬大雪,三日不能离门,天地素妆,冰河炫目,景色色异矣。三十秋藏于胸中,而未写一卷,实无晋人风致,三十年读书,养一图,今为之得。
作者简介:
张继刚,1966年生,辽宁营口人。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师从一代鉴定宗师杨仁恺先生近三十年,与刘海粟、启功、谢稚柳、王已千、王方宇等艺苑宗师,多有过从并得诸先生教诲。创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之鉴定学理。先后应邀访问耶鲁大学、巴黎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文献与书画鉴定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热带海洋大学书画鉴定与修复保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 中国画创新:关键还是要笔墨求变2016-07-13 16:03
- 大手笔传达大气魄:书画名家康庄的山水艺术2016-07-15 17:54
- 赛拍周末开心抢 本周主推学院派2016-07-15 17:03
- 刘志英的笔墨人生:意由境出 自然天成2016-07-25 13:46
- 中国绘画是用心来感受万物 而西方人用得是眼睛2016-06-07 17:37
- 刘洪志答记者两个问题2016-07-14 19:56
- 心斋九章:心与物映 互为表里2016-07-26 10:24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