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田:探索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

2017年05月16日 11:3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

  2017年5月1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学术指导、中华手工杂志社、手艺网、观澜湖艺工场执行的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活动——“国匠荣耀·第二届手工艺创新盛会”在深圳观澜湖酒店顺利落下帷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吕品田老师特别出席,参观了展会现场,并在“振兴传统手工艺”的议题下,分享了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

  吕品田是我国艺术理论领域的重要学者,在民间美术、手工艺、当代美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均有饱富创见的丰硕研究成果。他重视社会现实中人的精神关怀与社会担当,学术研究透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强烈问题意识和前瞻性,为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和创造性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把手工业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社会大众对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我个人来讲,特别愿意看到这个现象。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为手工艺呼吁和呐喊,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手工艺应该进博物馆,都把它作为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认为手工艺被工业化取代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志。当时的情形与现在今非昔比,现在的手工艺又成为了时尚,成为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传统文化振兴领域,这是很好的现象。其实这样的意识应该更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批学者就主张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手工业,今天我们所有人更应该为之努力,不只是振兴手工艺,而是要把手工业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振兴手工艺如何实现。

  其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我们应尽可能保留传统的生产模式、原材料、核心技艺。在手工艺行业里,有人发展得很好,也有人需要特别照顾。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和发展都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其特质形成和保持都取决于手工生产方式活态流变、生成差异的特定技术本质,以至要想根本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必须寻获能够持续产生和维护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有鉴于此,作为生产力类型保持的手工艺振兴,既是经济学命题,更是文化哲学命题;既利益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更利益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其二,推进现代手工业。现在全国已有不少遵循手工生产规律的、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大学生创业也可以依托于手工艺,沿袭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展开文创产品设计,一边制作一边销售,最直接地了解大众的需要,再根据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这种高端定制必然是属于手工艺的,大工业生产无法取代,虽然生产效率不高,但是生产效益很高。通过互联网+个人作坊的形式,实现在家办公的理想,让手艺人可以专心做产品。顺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意义深远。

  其三,融合专业的设计与业余的参与。我建议由专业的学院艺术家提供设计方案,他们有想法有创意,又了解传统文化,在遵循手工艺规律的基础上,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要的作品。这些设计方案提供给手艺人,引领他们与现代生活接壤,生产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产品。业余的部分,就是手艺工场正在做的事。把各类作坊连接起来,对外提供手工艺文化的展销、教学与体验,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有一个娱乐的好去处,提供一种充满意义的、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振兴手工艺的重点工作。

  我们马上会启动手工文化系统研究工程,用持续十年的时间,全面地、系统地展开对手工艺文化的研究。同时我们会做好引领工作,比如即将举办的一个“中国好手艺”展评活动,就是为手工艺行业树立标准和标杆,有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去追求好的手工艺。我们会团结全国的专家学者投入进来,并利用宣传媒介把好的价值观念广泛传播,一方面培养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培养社会的审美能力,形成和谐的关系,共同促进手工艺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很乐意与中华手工一起做这些有意义的事,为大众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品质,建立起符合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