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真假难辨纠纷不断

2013年12月22日 09:3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吴德昇《仕女》(和田玉) 吴德昇《仕女》(和田玉) 王平《三娘教子》(和田玉) 王平《三娘教子》(和田玉) 倪伟滨《马上封侯》(和田玉) 倪伟滨《马上封侯》(和田玉)

  文、图/记者郭晓昊

  日前,有关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纠纷接连不断:一块“和田玉籽料”的真伪引发了买卖双方的法律纠纷,这是近日媒体报道的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案例;无独有偶,一位新疆和田玉玉雕师亲手雕刻的“和田玉籽料”作品近期在广州售出,但买家拿去鉴定后说是赝品,要求退货……

  那么,在国家对和田玉的定义已明确没有产地意义而各地区鉴定标准又不一的当下,与新疆和田玉有关的纠纷是否会越来越多呢?

  买卖双方为“籽料”真伪对簿公堂

  在翡翠、新疆和田玉等资源型藏品行情逐年走高的情况下,原石交易越来越为行家所青睐,而其真假难辨所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据媒体报道,买家姜某欲以200万元的价格买下一块重约60公斤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并先期支付了50万元定金。玉石到手后,姜某检查认为其有造假痕迹,要求卖家臧某提供原产地证明和鉴定资料,不想遭到臧某拒绝。感到被欺骗的姜某,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要求臧某双倍返还定金100万元。一审时,臧某表示同意解除合同,但认为姜某没有支付剩余货款违约在先。最终,一审法院判决双方合同解除,因姜某不能证明玉石籽料有假,故其双倍返还定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因臧某不能证明玉石为真,故其关于姜某违约的抗辩也不予支持。

  无独有偶,在听说了这起纠纷后,一位新疆和田玉玉雕师也向记者大倒苦水。原来,最近他来广州参展时,一位本地买家花了1万元向他购买了一件“和田玉籽料”作品。谁知没过多久,买家拿去广州某机构做鉴定,检测结果说“皮”是假的。“买家便气冲冲跑来找我退货,说我的材料是染色的。我做这行几十年了,上过手的材料不计其数,还会看走眼吗?再说也不可能为了这点小钱去蒙人,毁了自己的清誉。”他坦言自己很受伤,于是亲自将材料拿去北京检测,结果又证明是真的。对此,这位玉雕师表示很无奈。

  标准不一致使收藏者无据可依

  “想知道是什么玉还不简单?去检测一下就清楚了。”记者走访本地各玉器市场的时候,大多数商家都会撂下这么一句话。但从事和田玉经营多年的刘老板告诉记者:“我不相信什么鉴定证书,我只相信自己的眼力。大多数玉石,比如和田玉和翡翠,都有所谓的标准,但是标准只告诉你其结构是什么,并没有告诉你它是什么玉,是不是好玉。”而大多数和田玉鉴定书上显示的主要包括以透闪石为主,摩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数据。

  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GTC)主任郭清宏在受访时表示,国家对于和田玉的定义已明确没有产地意义,只是对物理性质、结构上相同的软玉的统称。而行业内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只有新疆和田产的才是和田玉。但在检测时,很难判断其产地,只能凭肉眼、经验判断,“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可以凭借一些标准比如油脂性、致密程度、颜色等对和田玉进行直观的优劣判断”。

  至于广州、北京等地不同机构鉴定结果不一的现象,郭清宏认为也属正常,因为这样的鉴定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而市场中又没有明晰的界定标准。“比如现在和田玉的‘皮’,据我了解几乎有九成都是人工加工过的,其中包括染色,也有通过加热使其出现原皮状态。有的人能够接受这种加工,认为是自然而然的或是一种工艺,无伤大雅;但有的收藏者则认定一旦有人为痕迹就是做过手脚的。正因为收藏的理念不一样,才会产生判断上的分歧。”他还表示,有的工艺师顶多只能保证自己负责的那个环节没有动过手脚,但并不确定原材料此前是否已被人处理过,“因为很多人并不是直接从产地获得玉石,而是在市场上交易所得,自己却未必有足够的鉴定知识”。

  “对于商家来说,当然希望所有沾亲带故的都叫‘和田玉’了,这样货量大,也有可操作的空间。”从事和田玉销售多年的马先生(化名)坦言,本来大家约定俗成的和田玉就是新疆产的,但模糊的标准反而令人有空子可钻。“目前的标准只分特级、一级籽料等,关于真假的界定却相对含糊,因此,许多检测部门都互相‘打架’。此外,官方检测是不分产地的,产地通过仪器也无法准确分辨。”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20克~200克之间的顶级新疆和田玉籽料价格最高参考价维持在2~3万元/克,而品质较好的韩国玉、俄罗斯玉尽管近年来价格上涨明显,但跟高档新疆和田籽料价格却相差甚远。

  马先生表示,如果相关部门出台比较明晰的行业标准,例如什么样的结构是新疆产的,什么样的结构是俄罗斯、韩国的,那对于收藏者来说肯定是好消息。“既然那些行家、大师说自己一眼就能分辨,那能不能让他们总结经验弄个操作性强的标准出来呢?”马先生说。

  收藏贴士 警惕仿制籽料

  郭清宏告诉记者,整个玉石市场还处于亟须建立诚信的时期,“很多人明知道商场贵还要去商场买,就是为了求个安心。而商品经过不同渠道的流转,成本和利润千差万别,报价也大不一样,即使消费者辨明了真假,也很难获得明确的价格参考。”因此,他建议藏家最好不要在旅游景区等地购买玉石。而对于定价问题,他也表示很难获得准确的参考值,毕竟和田玉市场是个自由的市场,黄金有价玉无价。

  马先生则提醒玩家,买玉的时候最好把玉石拿到自然光下好好看看,否则会有很大的色差,容易被蒙蔽。此外,仿制的和田玉籽料的表面会有酸蚀层,通常为白色或是呈黄白色状,与白色礓石非常相似,而且会具有荧光反应,“和田玉籽料赝品通常是用一些玉石下脚料滚磨出来的,但这种方法制作出的东西,其表皮会有一道道擦痕,外形很不自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