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创作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前卫艺术”,他们应该说是英国献给世界艺术史最艳丽和最被称道的一朵奇葩: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成为他们这一流派的主要特征。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不是很长(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拉斐尔前派真是一个神奇的艺术流派,人数不多,作品不多,作品基本上也还没有脱离“写实”的传统轨道,但是它却像伟大的印象派一样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甚至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当代绘画。
拉斐尔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约翰·米莱斯、但丁·罗塞蒂,和威廉·亨特。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姿势和优美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历来对拉斐尔前派作品深刻魅力的评价,都会落笔于其作品的文学性上,因为他们大多数作品的内容源自于莎士比亚、但丁、坦尼森等人的作品,以诗意的方式写实。《奥菲利亚》源自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人们熟知的奥菲利亚整日疯癫地吟唱,最后在花团锦簇的水中,消散了鲜亮年轻的生命、灵魂和爱。米莱斯在伦敦郊外萨里郡的河边写生多日创作而成。
前拉斐尔派的原则为以下四条: 1.要以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 2.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才能知道要怎么表达它们 3.要对以前的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的、自我炫耀的、死记硬背的态度。 4.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
拉斐尔前派继承了拉斐尔派的色彩运用方式,墨绿、宝石蓝、翠绿、棕黄、橘红、淡米、嫩红等等,这些单纯的色彩,被割裂独立运用在画面上,在视觉上引发激烈碰撞。
拉斐尔前派作品之所以夺人眼球、风格鲜明,和流派中的主要干将都以伊丽莎白·斯黛尔和珍妮·伯顿为主要作品模特。她们都是高贵的棕红发女郎,深邃眼神和性感红唇,透着妖媚和真诚交融的气质,而且都在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中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
西德尔早年是一个制帽店的店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罗塞蒂的学生邀请做绘画模特,随即成为罗塞蒂的创作灵感和爱神并为“拉斐尔前 派”其他成员摆模。亨特的《希腊神话瓦伦泰拯救塞尔维亚》、罗塞蒂的《丽丽丝小姐》等大量作品都以她为创作原型。 不幸的是,斯黛尔爱神的光芒在珍妮·莫里斯出现后很快悄然消隐。30岁时她自视是一个不怎么被人尊重的、酗酒的、迷醉于鸦片的、带有女权主义意味的人...
集中起用西德尔和珍妮·莫里斯为模特,使“拉斐尔前派”在女性人物为主题和主体的作品中有着同样的神韵气质,也使流派很自然地显露出相对统一的风格。
出生于1839年的珍妮·莫里斯则经历了75年的生命岁月,在那个年代绝对堪称长寿。她消瘦的脸形、迷离的眼神、尖翘的鼻子、微卷的红发,在罗塞蒂面前一出 现,就抢了斯黛尔的风头。她后来虽与拉斐尔前派的后期画家威廉·莫里斯缔结姻缘,但与罗塞蒂也一直保持着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她精通法语和拉丁语,还是一 个对古典音乐有着透彻研究的钢琴家。人们在《普洛塞尔皮娜》、《白日梦》、《蓝色丝绸裙》中可以欣赏到她独特、浓烈而宁静香艳的美。
作为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的但丁·迦百利·罗塞蒂(1828-1882)显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他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罗塞蒂远离社会问题,不趋向写实画风,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度的诗的热情以及近乎悲剧性的一生,赋予了作品盎然的诗情、朦胧的画意与浓浓的悲剧情绪。
#燎原说画#在拉斐尔前派里,但丁罗塞蒂不是画得最好的,甚至还是毛病最多的,但他却是最旗帜鲜明最不反复无常最一条道走到黑的。黑夜尽头是什么?你不走你不猜,是没有答案的。但丁罗塞蒂画面中极强的装饰感,对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以极大的启发和影响,这是我最感兴趣的。
罗塞蒂他笔下的女人大都长着相似的两张脸(珍妮和西达尔),都是一些感伤于情感纠葛的人,以一种庸懒的散漫的方式消磨着时光,被称为“千人一面的现代型美女”。
西达尔的气质和容貌同罗塞蒂诗歌中的情调十分吻合,两人恩爱弥深。1862年,西达尔因为首胎流产和过度哀伤而患病以近乎自杀的方法服用过量麻醉剂而死去。
西达尔死后,罗塞蒂作画的模特儿便是莫里斯的妻子珍妮·巴登。旧日的恋情使他们的关系蒙上暖昧的色彩,罗塞蒂的《普罗塞尔蓓娜》等7幅作品,都以她为模特儿,以致成为“罗塞蒂式的美”。
约翰·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年6月8日—1896年8月13日)是十九世纪英国画家与插图画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 《盲女》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题材来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奥菲莉亚》是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
#燎原说画#米莱的《奥菲丽娅》让人着迷,一片没来由的美丽景致,绿草绿叶和绿色的浮萍,发亮的枯树枯枝枯叶和闪烁的花朵,比眼睛还清透的河水,比河水还干净的美人儿,她双目微睁双唇略张双手摊开,一切都是活着时的样貌——虽死犹生。最特别的是她的衣裙,与周围的景色天然相偕,浑然一体。
背景中大片明亮的草地有羊浮动鸟起落,两条异常突兀的彩虹显示出雨后湿润,然而这美好壮阔的大自然却是为了衬托前景中两个衣衫褴褛的卖艺女孩儿——一个眼瞎看不见世界的光明,一个年纪小到完全无法理解世界的黑暗。
两个女孩儿紧握的双手,显得更加无依无靠,或许只有盲女披肩上那只服帖的蝴蝶,是一个渺茫希望的象征。
此画色彩浓郁,以暖调子为主,表现出室内沉闷的空间,形象逼真,动态自然,刻画出一个过着清教徒生活的教会妇女的日常生活。背景是烦乱的彩色玻璃窗画。这位妇女由于整天作着解闷的绣工活计。而显得十分的疲倦,她正站起身来,舒展着清秀苗条的腰肢,这一动作更增加了孤寂日月的郁闷感。
威廉-霍尔曼-亨特,英国画家,拉斐尔前派创始人之一。亨特作品的特点在于能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和表现国民精神,往往取材于圣经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拉斐尔前派画家中,亨特是一位诚实可靠的长者。亨特也是宗教感觉特别强的画家,他的作品是拉菲尔前派画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
亨特的代表作《世界之光》,基督手持蜡烛现身曙光里,敲击一扇关闭的门,门前杂草丛生。他手上的灯是整个画面唯一的光源,当基督走进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他给人带来心灵的光明,这是画面的主要意思。这张画光线非常奇特,画本身像是灯箱一样放光,实际上不是,画面的效果有一种发光的效果,而且他的光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有一种气氛,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被深深地感动。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管家模样的女人,从情人(很可能是男主人)的膝上猛然站起来,仿佛是自我意识受到了刺激,决定脱离某种不良的情境。虽然其中充满了道德象征的符号,但这仍然是一副杰出的“反映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生活阴暗一面”的油画。
伯恩-琼斯是拉斐尔前派理想的热情支持者与实践者。他是一位色彩大师,对于衣袍和衣褶的表现也技艺精湛,清晰的肌肉描绘,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是伯恩·琼斯画风的特点,他的作品构图细致入微,描绘精中求神,他笔下的人物要么犹豫,要么没有表情,她们优雅而倦怠,很少有快速的动作,这有时给伯恩·琼斯的画面带来远离人间烟火的美的气氛。
题材来自伊丽沙白时代的民歌,国王认为讨饭女是他要寻找的纯洁的妻子,并把他的王冠作为对讨饭女之爱的回赠。图中的讨饭女端正地坐着,仿佛要受冠,而她手中拿的银莲花却是拒绝爱的象征,国王充满崇敬地坐在下方。图中的主要人物是以伯恩·琼斯和他的妻子为模特的。这是琼斯最知名的作品,被认为是“英国人画得最好的一幅画。
作品取材于希腊故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自己创造的象牙雕塑。维纳斯给雕像注入生命,使他们终成眷属...
#燎原说画#如果没有伯恩琼斯,拉斐尔前派就像风筝断了线。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他和莫里斯共同开创了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他的父亲是金匠(这与克利姆特一样),装饰性工艺美术的观念时刻伴随着他。他在但丁罗塞蒂的感召下开始学习绘画,他早期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但丁罗塞蒂的影响。
#燎原说画#伯恩琼斯中后期的创作,虽然和拉斐尔前派画风依然有关联,但他在装饰性、题材性上走得更远,因为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结合,他所用媒材也更丰富,地毯、书籍、玻璃、家具、瓷砖、杯盘、花布、花瓶…使拉斐尔前派的其他艺术家(除莫里斯外,但莫里斯主要是一个设计者)只能望其项背。
#燎原说画#八卦一下,八卦是研究艺术的一个途径。拉斐尔前派画家的私生活非常混乱,多半原因与他们找的模特儿有关,模特儿基本上就是他们的小三儿,有的后来升做老大了。夺妻之事不仅发生过一次,因争夺爱人而至朋友分道扬镳也不罕见。但丁罗塞蒂不仅抢了朋友的模特为妻,还与朋友妻私通。
#燎原说画#红颜祸水对于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而言,真不是说着玩儿的,他们敢想敢干。而他们往往因祸得福,祸水变成福音了。他们看不上专业的模特儿,大概就像他们看不上一成不变的学院派艺术一样。所以,他们在圈子里找熟人(有时也互为模特儿),或者干脆到大街上去暸望美人儿。
#燎原说画#罗塞蒂会写一些狠情色的诗歌,但他却从来没有画过裸体女人(有个别忽明忽暗欲盖弥彰的,也不是主流。素描有上半身的裸体。),甚至整个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几乎都不画裸体女人,除了伯恩琼斯偶尔为之,而且伯恩琼斯画中的裸女还譬如圣女——没啥人间烟火气,像墙上的招贴画或者挂历。
专题制作:张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