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月12日范曾状告郭庆祥案开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09:17 大江南收藏

  □ 本报记者 郑文钊

  近日,收藏家郭庆祥再次接到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的传票——范曾诉郭庆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损害名誉侵权案将于1月12日开庭(案件号为2011年度民字号第53号)。

  范曾状告郭庆祥案起源于2010年5月至6月间,郭庆祥等人先后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的《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画家最终还是要凭作品说话》、《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的署名文章,这些文章中未指名道姓的提到了:有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国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流水线作业”,他画来画去的老子、屈原、钟馗等几个古人,都有如复印式的东西……

  范曾以郭庆祥等人没有事实依据随意贬损其名誉为由,于去年9月起诉郭庆祥、《文汇报》损害名誉侵权,要求郭赔偿其精神损失500万元。在此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此案一下子成了全国诸多媒体热议的焦点。

  据悉,郭庆祥此次将拿出范曾“流水线作业”的照片作为证据,与范曾对簿公堂。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案,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郭庆祥的助理奚耀艺先生。

  记者:此案被搁置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在关注着这个案件,你能介绍一下有关这起诉讼案的情况吗?

  奚:郭庆祥与范曾的官司引起了全国广大媒体的关注,事件的起因大家可能都已知道。1月12日的庭审,郭庆祥将把范曾流水线作画的数张现场照片呈递给法庭。在其中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范曾流水线作画的步骤:一面巨大的白墙之上,整齐地悬挂着10张大幅宣纸,所有白纸上面出现的近乎是同一个“古代人”的头部,画面其他部位还未出现。而在这面白墙最末端的一张白纸前,穿着蓝色外套的范曾正在作画,似乎此刻正在点染的正是“古代人”的头部,这个“古代人”就是范曾常用题材之一“钟馗”。在另外的照片中,如出一辙的10幅“老子出关”同“钟馗”一样被整齐地悬挂在白色墙面之上。不过与“钟馗”不同,这些“老子出关”的大致轮廓已经基本勾勒完毕,剩下的只是等待着范曾给统一着色。这些照片充分证明了范曾长期以来毫无创造力的绘画表现,完全是一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记者:从官司一开始到现在的再次开庭,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郭庆祥先生从开始的未点名批评到后来的点名指责,这显然是一个转变,你能说说这其中原因吗?

  奚:从郭庆祥针对美术界一些浮躁现象不点名的文艺评论,以致范曾对号入座的反应,再到点名批判他,以及向法庭拿出范曾流水线作画的照片证据,郭庆祥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范曾作坊式流水线作画这种机械复制、批量生产对艺术极不负责任的作画态度,以及在媒体上误导艺术审美取向、曲解国学文化愚弄大众的行为。几十年千篇一律地画老子、钟馗等几个古人题材或题几句诗词,并不是如范曾所说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也不是中国文人画的艺术精髓,几根熟练的线条也不可能成就一个“绘画大师”。范曾式的绘画制作方式实际上和艺术创造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一台印刷机和复印机,他的“作品”也和印刷品没有两样。他的这种言行误导和混淆了真正的艺术审美和国学思想,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照片的事实也证明,郭庆祥所称的“流水线作业”、“自己复制自己”、“模式化程式化”等就是范曾现象。

  记者:郭庆祥对官司的输赢,是怎样一种态度?

  奚:郭庆祥认为,法律会对这场正常的文艺批评做出实事求是的公正判决。希望这场官司能给艺术创作和文艺批评带来些思考,提醒艺术家自觉担当起艺术创新的责任,能够让大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艺术审美以及道德价值观。如果美术界还有这种歪曲艺术创作、乱搞学术欺骗和误导大众审美的现象,即使赢了官司,那也是件悲哀的事!

  记者:面对郭庆祥这次对范曾的批判,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那就是郭庆祥是否有意在抬高自己所收藏的那些画家的艺术水平?

  奚:近二十年来,郭庆祥就是一直在做学术研究和挖掘中国最好的画家,这是他的工作和责任。如吴冠中等具有时代精神的画家,一生探索艺术创新,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他们是为中国美术事业真正做出贡献的艺术家。美术界确实也有许多画家有类似范曾现象的绘画方式,为什么郭庆祥没有直接去批评他们呢?因为这些画家就画自己水平的画,没有误导民众。而范曾却为一己私利为了卖出自己的画,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投机钻营上了。几十年来,范曾就靠“拉关系”、“攀地位”、“做明星”来炒作自己,哪有时间搞艺术创作?哪有精力搞艺术探索?他很会利用公共媒体资源,炒作、包装、粉饰自己成为公众娱乐明星,并夸大艺术成就,有时更是信口开河,把自己伪装成什么“绘画巨匠”、“国学大师”, 却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老拿古代诗词、中外名人名言来装点自己的门面,来愚弄大众,误导大众审美取向,极具文化欺骗性。他这些低俗的“露脸表演”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民众和社会利益。如范曾在电视上背“离骚”,背“唐宋诗词”,这些如学童小孩的伎俩,最多只是一个老师的教课水平,离真正的国学思想差之甚远,而且真正传承国学还需要我们当时代的人文精神。他的这种自我宣传实在是愚弄广大民众。又如范曾对画家黄永玉的辱骂,更是充满了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其行为已经违背了国学精神,他连一个传统中国文人的宽容心和道德操守都没有,又有什么资格谈国学、谈传统文化?

  所以,郭庆祥就站出来大胆质疑和批判这种伪艺术、伪国学的投机、浮躁现象,唤醒民众对艺术审美、艺术鉴赏的正确认识和提高,不能被范曾这类善于搞手段和重私利的人误导我们的大众文化艺术审美取向。范曾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因为这些真实的批评意见已经触及和影响了他卖画的经济利益,所以他自动对号入座,把正常的文艺批评闹上法庭,想用500万的官司把郭庆祥吓唬回去,不让他再批判流水线作业。

  郭庆祥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和提倡有时代精神和情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引导、率领和推动艺术审美发展的,这不仅是郭庆祥,包括整个社会对这种艺术家们的精神都会大力弘扬和宣传,也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的文化实力。而对一些误导艺术发展的现象,郭庆祥会一如既往地继续揭露和批判下去。

  这起在中国的美术界和收藏界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件或许在1月12日这一天将画上一个句号,但因此而引发的有关文艺批评的讨论以及针对国内画坛所存在的那些不良现象的批评,或许还会继续下去,相信通过这一案例将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