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绘画发于法国,被认为是象征主义主要代表的画家有夏凡纳、莫罗和雷东。象征主义绘画活跃于1885年至1900年之间,画家和作家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以启示于人。 象征派画家们并未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流派,他们关心的只是诗意的表达、玄理的揭示。象征主义绘画是一种以感情为基础对新内容的探索,不是以理智或客观的观察为基础,而是超越外表的直觉的内在力量和想象。
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那种理想的彼岸世界。对象征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使个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把他引向虚无飘渺的"理念"世界。所以在象征主义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是那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陇晦涩。
通常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19世纪下半期艺术的主流是印象主义绘画,把印象主义画家视为现代主义的先驱。虽然印象主义绘画与象征主义绘画差不多同时出现,但前者是"模仿自然"的绘画传统的最后阶段,而后者的主要特征则表明它属于印象主义之后的发展,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艺术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象征主义对绘画的影响,无论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波及地域的广度上,都超过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革命意义在于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更接近现代的艺术哲学。
夏凡纳反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他不为种种运动所动,在19世界沉着的走着自己的道路。尽管夏凡纳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自己是象征主义者,但他成为象征主义艺术家的“先知”。夏凡纳的艺术赋予装饰性和思想性——从而成为对现实主义嘈杂日常世纪的戏剧性抵制。
法国的有名的艺术理论家梅勒里奥曾经对夏凡纳的绘画特征概括为三点:“改变了的直观感觉,简化了的素描,装饰性倾向。”
他以一种平而淡的色调与单纯化的线条,来表现他的“直觉”,他追求寓意,追求构图的单纯与平静,追求装饰效果。这一切后来都体现在他的大量的装饰壁画上面,而装饰壁画乃是夏凡纳一生最主要的艺术活动。
《希望》这幅油画以白衣少女及手持小花、荒野小草,象征生命的顽强及未来的美好。夏凡纳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环境,但这些现实的视觉真实性却又脱离了其原有的真实环境而具有了象征意义。这也是夏凡纳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启发之一。对夏凡纳来说,对某个瞬间的如实描写是无法反映他的思想的,他关心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也是整个象征主义的共同认识。
这是个渔民之家的生活场景。然而这又是一幅气氛凄凉的、寂静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生活场景。寂静高于一切,这是象征派画家追求的意境。大块水面上岸坡交错,分割的水面产生构图变化的美感,中景草地上有采集野花的妻子和入睡的孩子,给人一种寄美好希望于后代的意趣。整个画面肃穆沉静,优美的自然和贫穷的人生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
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是象征主义绘画的中心人物,比夏凡纳更大胆地使用象征符号,而且不怕触及最怪诞的题材。他以描写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充满情欲的绘画著称,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妖艳而邪恶,画中充满了异性的冲突、生与死的谜语、善与恶的寓意。
莫罗的艺术反映了流行于19世纪末期的令人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并使作品具有象征性。他反对印象派的自然主义探索,他说过大多数画家确信,艺术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愚蠢地再现自然,但是只有那些表现自然界的艺术家才能流芳百世,他们的作品才能不朽长存。他声明说我既不相信我摸到的东西,也不能相信我看到的东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
莫罗的创作揉合了意大利的古典艺术和异国情趣的东方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尤其是诗。他的作品也引起了文学家的关注。莫罗作的《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乐美》(1876)展于沙龙时,吸引了50多万名观众。这幅画有着宝石般的明亮色彩和梦幻般的神秘情调。
莫罗希望创造这样一种作品:所有的爱、温情、梦幻、热情与宗教的渴望都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任何事物都是高尚的、慈善的、有力的,都富有道德和教育意义的。在步入神圣未知的奥秘世界时,这个境界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富有想像力的、不可遏制的欢乐,他以对自然的看法和对艺术的信念,在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里起着特有的作用。
莫罗39岁时创作的这幅画,运用写实的古典主义造型手法、华丽的色彩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神秘的艺术境界:画面上色雷斯姑娘悲哀地捧着俄耳甫斯的头和他心爱的竖琴,而在山巅仍然飘着悠扬的乐声,但是在这死亡里隐含着永生和幸福。
居斯塔夫·莫罗也喜欢画水彩,这幅《独角兽》便是用水彩和少量的油色混合作成的。独角兽在古代传说中是纯洁的象征,代表少女的贞操。画中描绘在一个神奇的天国里,纯洁的少女与洁白无瑕的独角兽相伴嬉戏,组成美妙的理想世界。画中人物衣着饰物描绘精细,环境风光十分简略,甚至带有几分抽象。莫罗喜爱描绘人物服饰的华丽和珠宝饰物的细节,环佩缨络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华美神奇。
这幅面表现的正是莎乐美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情景,莎乐美满身琳琅环那,闪闪发光,舞者梦游般的样子,象征魔法的手镯、黑豹、绚丽宫殿上恶神的形象,这一切使画面呈现一种神秘的气氛。
这幅画在展出时就大受欢迎,宝石般的璀璨的用色创造出梦幻般的情绪。莎乐美繁琐的服饰和宫殿的装饰花纹都显出印度的情调。
这幅画取材于罗马神话:塞墨勒与主神朱庇特相爱,朱庇特的妻子朱诺因为嫉妒而陷害塞墨勒,朱诺让塞墨勒请求朱庇特显示神拥有的全部力量,塞墨勒被朱庇特所显示出的强大神力杀死,朱庇特从塞墨勒的腹中取出他们的孩子――酒神巴克斯。
这幅画充分显示出莫罗奢华的主张,这幅画的制作花费了很长时间,而且在画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画布的尺幅。
奥迪隆·雷东(1840-1916)这个名字会让人想到一幅幅神秘的画作,充满奇异又强烈的色彩。光洁的粉彩中一朵大红的罂粟花赫然在目,周围只有一团花束的黑暗轮廓,《向达·芬奇致敬》凭借它那随意的风格与让人难忘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大师的风采。
《花中的奥菲利亚》来自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悲剧主题。作品虽神秘而给人以遐想,美丽而制作精美,但却并非是最初的构思。从作品的结构看,好像最初作者只是画了一幅花卉静物,一只蓝色花瓶放在褐色的台子上,后来雷东根据他的想象把画侧横过来并加上了奥菲利亚的侧面像。这样,整个画面便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幻觉效果。
近年的研究,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雷东的早期黑白作品更具有意义。因为这些作品的黑色世界不仅本身具有再现宇宙的原始混沌的能力,也给观众留下更丰富想象的余地。他常只提供有限的形象和观念,而把那些象征的形象交由观众自己去完成,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沟通观众与艺术家潜意识之间的对话。
法国和英国的象征主义美术成就最突出,但在欧洲其它各国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画家,他们对象征主义绘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比利时詹姆斯·思索尔 (James Ensor,1860--1949),挪威的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奥地利的古斯塔夫·克利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世纪末情调。 法国艺术家卢梭—一个未曾受到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也同样的把画笔投入了个人幻想的世界,他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风格独特诡异的梦幻艺术。
挪威画家蒙克也具有象征主义精神。蒙克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命的痛苦。他相信,当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如死亡、爱以及相关的种种情绪——极度、孤独、恐惧、欲望、绝望,人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些也成为他大部分作品的主题,用蒙克自己的画说,他的目标是描述“现代精神生活”的状态,因此关注有形世界的线索主义和印象主义技法并不适用。在宪政主义的精神下,蒙克发出一种用色、线及认为变形来表达终极感的风格。
用表现主义、分离派这些概念,只是解读了克里姆特的某一个层面。其实,在他的身上潜藏着象征主义的因素,另外,克里姆特从本质意义上还是一位有史诗情怀的画家。他从西方文化母题中汲取营养,经由与生活中遭遇的女性结合后,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 克里姆特虽沉湎于情色,但超越了情色。他由情色迈上了象征的台阶,趋近史诗的方向,艺术在对自我的超越里完成蜕变,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至于他与阿尔玛的故事如何以及他的一生怎样被人诟病,都不再重要。艺术家通过穿越尘世的火焰与灰烬,把他的所感所想定格在图像的世界里,这些图像发出召唤,至今没有停歇。
恩索尔用既可怕又充满讽刺幽默的描绘手法,将大量的狂欢节面具,奇形怪状的轮廓,骷髅和怪异的形象融入自己的画面,通过他自称为“苦难、令人反感、傲慢、冷酷、怀恶意的那些面具”,他意在描绘人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狂欢节。
法国艺术家卢梭—一个未曾受到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也同样的把画笔投入了个人幻想的世界,他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风格独特诡异的梦幻艺术,以自己的方式背离了当时的艺术潮流。他以天赋的构思才华和聪明神秘热带风景的奇异想象,补偿了自己在视觉、观念、技术上的单纯。
专题制作:张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