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宁波某文化艺术公司专坑画家陶艺家

某吴姓投资者,在宁波江东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其介绍号称“与大陆及港澳台多家艺术机构、画廊等建立了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及合作关系,在宁波文化广场内打造单位面积达2000平方米旗舰画廊”。但是,这位吴某被很多人指认为“大忽悠”。而且声称受骗的,多是文化人,陶瓷艺术家、画家……都说被吴某“坑”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钱江晚报 | 2015年4月22日15:11

女子深陷电信营销骗局:购买纪念币被骗十余万

成都一女子听信电话营销,半年时间购买了近四万元的纪念币,之后被销售纪念币的业务员忽悠“帮忙拍卖”,需要缴纳入场费、公证费等费用,最终被骗十余万元。所以啊,想赚钱,还的得实实在在做事情,不要白日做梦,靠一些来路不明的藏品所谓升值来获得收益,掉下来的不一定是馅饼,有可能砸下来的陷阱。
正义网 | 2015年4月14日09:56

想拍卖祖传字画救命的婆婆却被假服务公司诈骗

2014年4月4日,雷婆婆曾与在武汉楚天文谷文化交流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对方拍卖自家祖传的一幅字画。按照协议规定,雷婆婆当时缴纳了1.2万元人民币的“基础服务费”。但一年后却被告知画作流拍了,钱也不退还。这可是婆婆用来养老治病的救命钱啊,你说这骗子公司可恶不可恶,狠心不狠心。67岁的雷婆婆当时一度情绪失控,指责这家公司的欺骗行为。
新浪收藏 | 2015年4月9日10:26

假银行工作人员新花招 买藏品每月还能返利10%

陈老先生在2013年初接到了一位自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管理局部门经理高小姐的电话,高小姐在电话里称可以低价卖给陈老先生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藏品。高小姐告诉陈老先生如果购买收藏品还可以得到每月10%的返利。在高小姐的一再劝说下,他购买了《兰亭序》立体浮雕纯金书简。
江南时报 | 2015年3月20日08:40

北京一收藏品公司蒸发350万元藏品被卷走

有收藏爱好者反映,位于朝阳区建国门外SOHO西区的“北京藏宝阁文化艺术品中心”(简称“藏宝阁”)人去楼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失去联系。多位收藏爱好者称,该中心以代卖的名义收取30多名藏友邮票、钱币等收藏品,总计达350万元。目前已有多名事主向警方报案。专家表示,一些公司大都会承诺给予高回报,以此作为诱饵,让市民感觉到自己的收藏品能赚钱,从而吸引市民相信该公司进行代卖。
新京报 | 2015年3月16日10:04

新疆老农扛30公斤玉石讨说法续:藏宝斋老板退款

新疆老农所买藏品里的一块120周年黄龙玉拿去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宝玉石检验站检测,结果显示,玉石材质与产品鉴定证书上标称不符,系假冒产品。该产品的宝玉石鉴定证书上标称产品材质为石英岩玉,鉴定结果为碳酸盐玉。眼下,商家藏宝斋老板终于现身了,承诺退回新疆老农周某23万元的购买款。
和讯网 | 2014年11月3日11:43

新疆老农扛着30公斤玉石讨说法

2012年5月份,新疆果农周某,用变卖种植地的23万元,先后从电视购物频道上买回一大摞玉石、钱币,包括第五套人民币同号钞、毛泽东120周年玉玺、周恩来玉印、海陆空三军统帅玉印、伟人玉玺、十全龙玺等产品。因卖家“藏宝斋”的推销员曾说,这些东西一两年之后会有几十倍的升值空间。2014年6月份开始就再也联系不上推销员了,后来他才发现手头5块玉石的证书全是假的。
和讯网 | 2014年10月29日10:35

骗钱老把戏:藏品低价卖高价收

有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假冒收藏品公司员工,以低价销售高价回收为诱饵,忽悠市民上当,这可不得不防。事情是这样的,陈先生接到一家上海的收藏公司来电称,有一套绝版的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正在征集“有缘人”。该公司愿以市场价2折的价格与陈先生结缘,只要8600元。而且对方承诺,该公司主要经营回收藏品业务,等一年以后陈先生想出手时,可以按照市场价回收。实际上这多是骗子公司的行为,您相信了,就遭罪啦。
大众网-齐鲁晚报 | 2014年12月30日13:36

艺术品公司以藏品升值为名骗财就跑

市民刘先生反映,自2014年3月份以来,他共花费15万多元,连续购买了位于东环国际广场的一家收藏公司出售的纪念品,该公司承诺年底以高价回购。不想,一个月前,这家公司突然关闭,公司老板失联。刘先生之所以选择购买,是因为“购买了他们的东西,公司会跟你签个正规的合同,到了年底会以高额的价格回购,利润特别高”。你看,这又是贪财引起的一祸。
大众网-齐鲁晚报 | 2014年11月21日09:49

乌鲁木齐一对夫妇20多万养老钱买来假藏品

这对乌鲁木齐夫妇花费20余万买来一堆假藏品,藏品种类五花八门,有玉玺、邮票、纪念币等。这些藏品都是通过代收款公司收取的,货到付款,前后一共花了20余万,老人还想往里面投钱,把房子抵押借了10万块高利贷。藏品快递单上寄件人写的是“富力士”,电话是“0512-36868228”。现在这些藏品都砸在手里,卖出去也值不了几个钱。
人民网 | 2014年11月18日15:54

警惕展会上的假藏品:别被蒙蔽了双眼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公园附近闲逛时,看到有一个展会,就去逛一逛展会,结果在二楼A区,购买了蜜蜡和绿松石项链、红珊瑚手链、血珀吊坠等,共计3000元。回家后,家人认为是假的,于是找地矿部门鉴定,之后确定为假货。对此,工商人员提醒市民,在参加展会时,一定要格外小心,看展会和参展商是否正规,小心辨别真假。
汉网-武汉晚报 | 2014年2月17日11:16

温州破获假藏品电视购物诈骗大案:涉案2700多万

2014年,温州永嘉警方破获了一起电视购物诈骗大案,查扣钱币、玉石、保健品共400多种,刑拘30多人,涉案金额2700多万元。骗局中,有近30名员工从事电话接听,自称客服,为来电咨询的顾客推荐产品。“第一次顾客打进电话,先由话务部客服进行对接,主要针对客户想买的钱币类等价格稍低的产品进行说明。此后,回访部开始介入联系来电者,等联络熟了,就把高价玉石向顾客推销。”涉案藏品和证书大部分都是假货。
和讯网 | 2014年10月30日10:05

揭秘血本买假藏品的老人们:像赌博般深陷

76岁的老母亲4年花费30万元,购买百余件假收藏品,去世后家中的推销电话仍响个不停,看着母亲遗留下的各类收藏品,家属们既气愤又心痛。昨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新浪、网易、新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数十名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电话,有的投诉自己曾经被骗的经历,有的希望记者能帮忙劝说陷入收藏品泥沼的父母……对于假藏品诈骗,老年藏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盲从他人的推销。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2014年2月24日14:35

假藏品电信诈骗嫌犯谈作案目标:看电视购物老人

骗子吐槽:现在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藏品的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藏什么的都有。对于受骗上当的老人,“都是他们是先看电视,看电视订了这个东西,然后他有这个购物经历了,然后我们才会打电话给他。”上游有卖电话信息的,下游有做假收藏品的,电话诈骗卖假收藏品的生意,的确是成本低,赚钱快,这也是这类诈骗团伙屡打不绝的一个原因,同时,犯罪分子也利用这些老人对于收藏知识一知半解,屡次得逞。
央视《焦点访谈》 | 2013年12月26日07:03

假拍卖会通过收高额会员费诈骗藏友

2012年6月下旬,集邮爱好者王大爷突然接到一陌生女子电话,自称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工作人员,并表示即将举办拍卖会,询问王大爷家中是否有藏品可参加拍卖。王大爷称有几张不值钱的邮票,徐某忽悠王大爷,称他的邮票若拍卖每张可达上万元。王大爷一高兴,就交纳了3500元会员费,后陆续被骗交了17万余元。
北京青年报 | 2012年11月29日09:54

上海泓宝高估拍品价格骗取高额服务费

花100元从路边摊淘来的瓷瓶,经拍卖公司的专家鉴定,竟是价值百万元的“宝贝”。如果碰到这样一夜暴富的“好事”,你一定要小心了,因为要把“宝贝”换成真金白银,还需要支付几万元服务费。近日,不少读者反映,一家名为“上海泓宝”的拍卖公司,正是以这种办法行骗,行骗金额从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藏友们,这可要小心啦。
新闻晚报 | 2012年9月25日08:22

市民藏品不少是新仿:行家提醒不学无术勿收藏古玉

广东市场上的收藏知识普及情况还是不行。”古玉行家黄耀全发现古玉的情况尤为严重,古玉藏品的真品率极低,“大部分收藏者基本没有真正上手,甚至连真古玉的形状、沁色都不懂,竟然就已经开始收藏了。收藏乱象还真是多啊,大部分市民收藏的瓷器基本都是新仿品。
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14年12月19日08:57

骗子在保健品推销会利用假收藏品诈骗

王先生和老伴张女士接连参加了两场保健品推销会。这些打着“养生讲座”和“感恩大会”旗号的推销会,实行所谓“有买有送”的优惠,买完保健品,还送许多号称“价值不菲”的连号钞、玉石、银币等“收藏品”,让两位老人花费近一万五千元买保健品。本来不想买保健品的老人,在“厚礼”的诱惑下,买下了一堆堆的伪劣保健品。大伙们,如果发现违法销售保健品或类似的“老年讲座”,一定要保留证据,及时向警方举报。
北京商报 | 2015年1月28日07:56

最新消息

  • 全部
  • 相关报道
专题内重要新闻

为揭露收藏市场的假冒伪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新浪收藏提供专门的曝光平台公开相关信息。请消费者们留下:
1、假藏品的照片(高清晰度)
2、您的身份证照片和联系电话
3、投诉邮箱:xinlangshoucang@sina.cn

微博热议

专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