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古老的燕赵美术史通论(7)
由于河北具有武强年画的雄厚基础,同时具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著名画家对武强年画的吸纳和改造,所以说,年画这种形式在解放后的河北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一直把出版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年画放在重要位置。在张其翼、孙其峰、张树德、张春峰、张辛国、赵信芳、辛鹤江、王信、刘生展等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出版了《女民兵》、《新春大喜》、《二十四节农事图》、《科学种田》等颇受欢迎的新年画。而张树德的《八大名医》、郑 昆的《献寿图》使木刻水印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63年在河北省艺术师范学院举办的武强木版年画资料首次展,对振兴武强年画,推动河北年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1965年华北区举办的年画、版画展览会上,河北的作品大放异彩,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这是河北年画一次大的跨跃。
在这个时期,连环画也受到高度重视,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连环画画家有刘端、张树德、刘汉宗、刘明义、王玉山、陈继荣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出了《敌后武工队》、《王秀鸾》、《半夜鸡叫》、《小兵张嘎》、《西游记》、《赵武灵王》等大量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自1952年到文革前的14年中,共出版连环画845种,总印数达7480多万册。
从解放到文革时期的河北国画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不但诞生了赵望云、黄胄这样开一代新风的大师、同时也诞生了王森然、王雪涛、胡佩衡、秦仲文、白寿章、田辛甫、刘凌沧、李鹤筹、张其翼、溥佐、高镜明、孙其峰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国画家。
在油画方面,李骆公、穆家祺、王之江、王麦杆、秦征、高虹、侯一民、王德威等画家也都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为河北油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漫画是河北美术的一个亮点。韩羽自1954年开始漫画创作,他于1958年创作的《让路》和他首创的农村题材漫画以其鲜明的个性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路》用对比手法,将巨人与高山相互参照产生了一种崇高感,并有效地突出了人的力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漫画佳作。而陈跛子的漫画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当时,韩羽和陈跛子的大量漫画作品在人民日报、漫画月刊发表。
赵贵德的大场面速写因其数量庞大,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在当时也受到高度评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艺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被进一步强调。在这个时期,河北与天津分治,大批有才华的画家留在了天津,河北面临着一个重新凝聚人才,重新起步的现实。当时,王怀骐、胡振宇、谢志高、费正、钟长生、江枫相继来到河北,从而使河北的美术事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在这个时期,胡振宇、费正的油画和宣传画,王怀骐、谢志高、赵贵德、钟长生、江枫、全太安、梁岩的国画最为突出。而梁岩创作的国画《申请入党》和全太安创作的《送子务农》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两幅作品大胆提练、以简取胜,并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从而成为那个时期的代表性国画作品。
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的这个时期,河北美术家在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思想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建设。艺术作品为政治的重要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实用色彩。作为解放后河北美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河北美术基本上处于传统美术进行内容改造和形式改造的阶段。但这种改造并不是以本体精神为主导,而是以当时的群体理念为主导进行改造的。所以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
与时俱进的新时期美术
自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的20多年来,中国实行全面改革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伴随着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河北美术也迎来了它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1980年河北省第一届美协代表会议召开,田辛甫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赵信芳、韩羽、王怀骐、费正、齐捷、鲁艾当选为副主席,鲁艾任秘书长。这次会议以后,河北省的美术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多元、健康的发展时期。由韩羽担任造型设计的动画片《三个和尚》,以其独特大胆的夸张和简炼精粹的艺术语言荣获六项全国和国际大奖,从而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到“八五美术思潮”前后,河北美术进入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河北美术已经意识到本体精神和文化理念之重要,并开始建构自身理念和本体精神的阶段。在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王怀骐的连环画《红旗谱》和李明久的国画《瑞雪》均获铜奖。王怀骐的连环画《红旗谱》构图独特大气,造型生动醇厚,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因此,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而来他后来创作的连环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采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艺术语言,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张力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李明久的《瑞雪》将他对东北的记忆和感受天然地融合于太行山独特的审美特质,以非常个性化的冰雪表现语言再现了毛泽东在西柏坡那段令人难忘的记忆和历史。也是在这个时期,段秀苍组织的“米羊画展”以其独特的现代理念、复合多元的艺术语言、富于现代感的艺术境界在美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季酉辰的新文人画也以其野逸的审美品质、简炼自在的笔墨语言受到美术界的关注。在很有影响的“半截子画展”中,费正作为我省唯一的参展画家,他的《元霄夜》等作品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对北方民间艺术的借监和吸纳使其作品具有一种醇厚、拙朴的艺术特色。这个时期,河北年画把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作为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画家们在吸收武强年画和民间艺术的同时,又把上海的擦笔年画技法引进河北,把擦笔年画的淡雅与我省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强烈对比风格相结合,形成了构图丰满、形象生动、重点突出、激昂响亮的河北年画特色。龚定平创作的《招财进宝的高效益农田》、《一孩好》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年画。
1986年河北省第二届美协代表会议召开,王怀骐当选为主席,唐秀菊、赵贵德、李明久、全祝明、钟志宏、李丰田、韩喜增、南运生当选为副主席,唐秀菊和李丰田先后任秘书长。
经过省美协与我省画家的共同努力,在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河北省有2件作品获银奖,9件作品获铜奖,获奖数与陕西并列全国第六名。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河北省有6件作品获奖,总成绩与北京、浙江并列全国第三名。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的获奖情况标志着河北美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另外,在其它单项全国性美展和国际美展中,我省也有大量作品获奖。从这个时期的创作情况和获奖情况来看,河北美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我省画家的精品意识开始确立,其艺术视角也渐趋开阔。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国画作品层出不穷。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河北美术的重要影响,河北美术家的本体意识逐步强化,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思考也渐趋深刻。
韩羽的漫画以及他那具有漫画特征的国画作品随心所欲,一任天成,构图和造型奇特、简练,用笔率真大气,具有深厚了文化含量。由韩羽设计造型的美术动画片《超级肥皂》和他用国画形式创作的连环画《武松打虎》以其独特的视角、夸张的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受到了高度评价。由于他对中国漫画的突出贡献,1994外荣获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国画家刘进安、梁占岩、李壮阁以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审美精神表现着他们对生命的咏叹和质疑。从刘进安的《物主》、《天梦》,梁占岩的《梦幻》、《状态》、李壮阁的《朝圣》、《春之韵》等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透出一种对文化的内在焦虑和反省。钟长生则以他那苍茫、生涩、古拙的焦墨和破笔皱点,表现出一种浑朴、沉郁的气象和笔墨之美。从他的《太行秋情》、《苍岩暮韵》等作品中均可得到这种感受,而问雨的《相约百年》、《小夜曲》等花鸟画大胆地遗弃了所描绘对象的细节,从而使物象结构融会于笔墨结构,形式了一种单纯、大气、热烈、拙朴的审美特征。
这个时期的河北油画也非常活跃。费正完成了他从拙朴浑厚向静穆、神秘风格的转变。这种转变使他的作品在一种构成的语境中更加单纯,也更加明净。从他众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而进行重构和语言纯化的作品中,你会感受到这种单纯和明净。祁海峰这个时期的《红色涌动系列》、《寻找位置》、《粉墨登场》等作品用具象的语言建构着他那独特的象征和隐喻。他的作品不但具有生命的凝重和雕塑感,同时透着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冷峻、忧郁和不安。徐福厚的作品既有着一种对古典精神的迷恋,同时透着一种高贵的松动和自在,他以一种模糊化的语言隐喻着一种精神的向往和心灵的寄托。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使他的作品潜藏着一种神秘感。
在这个时期,河北的版画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董健生的作品刀法丰富、单纯、构图壮阔丰厚,他的《大器》、《大山情》等作品在写实与重构的画面经营中展示了一种宏大深远的气象。袁庆禄的《高原牧女》、《阿米若呼出牧羊女》等作品以细腻而又写实的套色木刻艺术形式表现了他生命中非常敏感而又冷峻的审美特质。张敏杰的《城墙上下的舞蹈》、《网》和李彦鹏的《暖冬》、《石子系列》等作品在一种超现实和象征中对文化和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表现,这种反思和表现使我们从熟悉的现实世界感受到一种无名的陌生和质疑。而正是这种境遇的表现,使他们的作品透出一种特殊的神秘感。
1997年,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赵贵德当选为主席、李丰田、李明久、李彦鹏、祁海峰、徐福厚、梁占岩、韩喜增、南运生当选为副主席,祁海峰当选为秘书长。这次会议之后,美协领导集体针对河北省虽然获奖作品很多,但真正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画家并不多这种现实,决定从抓作品转向抓画家,并先后召开了“新起点”、“新亮点”、“新热点”三次大型研讨会和多次小型学术研讨会,以期望河北的画家能够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本体精神与群体意识之间、形而下反映与形而上表现之间能有一个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终极关怀的认识和体悟。同时对如何更好地表现燕赵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所蕴涵着的那种大美、壮美特质给予了更多、更深入的关注和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赵贵德就一直在思考燕赵审美品质应如何与现代中国画进行内在融合这个生要命题。从他的《叨羊》、《莽野》、《铁马敲风》、《大风歌》等众多水墨人物和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到21世纪初期,赵贵德基本上完成了从物象结构向笔墨结构的真正超越,同时也完成了从情景表现向精神表现的超越。他的作品对大美壮美的审美追求已经包含了更多形而上的内在精神品质,因此给人以强烈的震憾力。
在对大美壮美的追求和探索中,刘进安、白云乡、梁占岩、问雨、汉风、曹宝泉都以各自不同的形式语言进行着自己独特的表现。白云乡的《万物一体》、《秋山气象》等作品以他那沉雄、野逸、荒芜、质朴的境界使我们似乎置身于地老天荒的创世之初,那种造化的伟力和生命的萌动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宏大而又壮阔的原始之美。
在这个时期,以朱兴华、钱宗飞、米春茂、田云鹏为代表的工笔画也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朱兴华的高古、米春茂、田云鹏的清新以及钱宗飞与别人共同合作,在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荣获金奖的《民兵史话》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铁扬的油画、水彩画和水粉画一直都充溢着强烈的生命感和艺术张力。他近几年以燕赵题材所创作的众多大幅油画、以及《炕系列》、《女人的河系列》更是将生命的冲动与文化的反思注入每一幅作品之中,从而透出一种生命的希冀与悲壮。
而孙刚的语言纯化,明镜那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抽象都具有独特的品质。以贾向国为代表的邯郸表现主义群体,其艺术语言均透着强烈的生命张力。他们那非常情绪化的表现和对语言的强化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写实性油画也是我省一支重要的创作力量。以陈承齐、孙冀林、王维安、马琳为代表的油画家对古典油画技法的探索和对材料的研究和重视使河北写实油画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雕塑方面,郭宝案、王少军、赵宋栓、黄兴国的雕塑作品将传统雕塑的审美特质与现代精神进行结合,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在形式创新方面,段秀苍的《饭碗·共同的粮食》等关于农耕文化的构成探索、刘克仁具有符号意味的抽象山水画探索、杜炳申的泼彩花鸟画、刘耕涛的油彩与水墨结合试验、冯霖章的山水画特种技法探索都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画面境界。
自新时期以来,河北的现代设计艺术始终与我国最前沿的设计艺术保持同步发展。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河北师大设计学院等院校为推动我省的艺术设计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河北省包装技术协会、河北广告协会、河北装帧艺术协会等行业协会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新时期以来的河北设计艺术走过了70年代的模仿期,80年代的觉醒期和90年代以后的发展期。河北的设计艺术从最初的广泛借鉴到关注功能和产品文化升值,再到后来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热,其设计艺术渐趋成熟。
在美术理论方面,汉风的十集电视学术片《中国画》、论文《从语言哲学谈装帧艺术的审美空间》、《装帧艺术的元理论阐释》曾多次在全国获奖。
河北省的民间美术也以其独特的审美品质为河北美术做出了贡献。武强年画作为农耕文化的一种典型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先后在北京、台湾、日本长野、英国大英博物馆、西班牙、新加坡展出并受到高度评价。1993年文化部命名武强县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之乡,1995年武强年画博物馆建立,成为全国第一家民间年画博物馆。蔚县剪纸从剪刀剪发展到刀刻。从一次刻十几张发展到一次刻六七十张,而且每一刀都利索、整洁、光滑,还有那点染颜色的技巧,令人无不叫绝。他那既鲜艳又雅致,既精细又浑厚的艺术特色为河北美术赢得了荣誉。曲阳石雕运用平雕、圆雕、钻雕、浮雕等多种技法,不仅雕刻出大批传统题材的作品,同时也雕刻出很多富于时代气息的佳作,从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唐山皮影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正规化、现代化、多场次的演出,唐山皮影由过去九寸增高到一尺四寸,由过去的保留传统剧目发展到众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剧目,并先后应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美国“迪斯尼”创下连续演出190多场的记录,为燕赵文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辛集农民画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民俗博物馆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销,现在已形成了一支有300多人参与的农民画家群体,并成立了辛集农民画院。衡水内画艺术在王习三的带动下,从事内画艺术的人员已逾千人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衡水内画作品遍布全国,从而使冀派内画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吴桥木偶采用极度夸张而又简炼稚拙、滑稽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独特的地方审美品质,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