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总共创作了4个版本《呐喊》,这次拍卖的是他1895年创作的版本,由挪威商人彼得·奥尔森收藏,他的父亲托马斯·奥尔森是蒙克的朋友、邻居及艺术赞助人。全文
这幅屡屡出现在明信片上的名画引发了长达12分钟的竞价大战,最终被一位匿名电话竞买人拍下。叫价从4,000万开始,以100万为阶梯迅速向上攀升。参与角逐的至少有四位藏家,其中有中国、美国的藏家,以及奥斯陆 K画廊交易商 Ben Frija,他在拍卖大厅内一直压着所有的电话竞买人,但在7,300万这道坎上放弃了。在被问及对最终的价格是否感到意外时,Frija抛下一个“不”字,随即离开了拍卖厅。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也一度参与到了激烈的争夺中,不过最终叫价成了两位电话竞买人的对战,分别由苏富比的两位高管 Stefan Connery 和 Charles Moffett转达叫价,而拍卖师图拜亚斯·梅耶则耐心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到了1.07亿的关口,Connery的竞买人退出了,梅耶向大厅内的看客发出一个试探性的问题:“还有吗?”——而后终于落下了手中的槌子。
由于拍卖行没有为此画提供拍价担保,只是由它多年的挪威主人、于1937年购得此画的托马斯·奥尔森的继承人对拍卖行做出的一次普通的委托,因此苏富比照惯例获得惊人的12,992,500美元买家佣金。
[详细]
件作品亮相拍卖的不同寻常之处至少有这么几点:一,苏富比对这件作品8000万美元的估价创造了拍品估价的最高纪录;二,蒙克的呐喊是最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有人声称,这幅作品的知名度仅次于蒙娜丽莎。三,蒙克的呐喊是最让大众能产生情感共鸣的作品,因为很多人都会有画中人那样“站在一座桥上想尖叫的感觉”。
此次拍卖吸引了众多国家买家的关注,以至于网上交易平台无法登陆,英国某博彩公司也为拍卖价突破1亿美元开出4/6的赔率。而对于此前苏富比报出的8000万美元估价,某艺术机构曾评论过高。评论称,说爱德华?蒙克的《吶喊》仅次于达芬奇的名作《蒙罗莉萨》,这种比喻不合适。爱德华?蒙克的《吶喊》“是存世四幅构图相近之《吶喊》之一”,但不是四幅中的精品,画面层次和厚重感都不够浓烈,所以成交价预料将超过8,000万美元估价过高。
对于《呐喊》拍出的天价,有专家评价说:这种大师级的作品进入市场是极为罕见的,一般都会被博物馆收藏。1.199亿美元的高价或许有市场炒作成分,但能拍出这个价格与其自身的艺术史价值不可分。
第一版《呐喊》(1893年版)为蛋彩蜡笔绘于木板 91*73.5cm 现藏于挪威国家博物馆
第二版的《呐喊》(1895年版)是平面印刷版,藏于挪威蒙克博物馆,
苏富比拍卖的是第三版(1895版),为板上粉彩,79*59cm。是唯一的私人收藏
第四版《呐喊》作于1910年,蛋彩木板,83.5*66cm,现藏于挪威蒙克博物馆。
有人说欣赏蒙克的绘画作品很困难,是一种精神折磨,因为他的作品向观众传递着他亲身经历的生存与死亡的感受。画面上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绘画对象本身成为所要表现情绪的载体,所以这些画具有强烈的震慑心灵的力量。
蒙克的绘画风格以后期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非外在现实。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之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