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包豪斯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他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他认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证明工业的倍增是正当的。

包豪斯的理想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 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 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让他们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 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

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当时的任课教师们

包豪斯风格楼梯

包豪斯的成就

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 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对包豪斯的争议

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例如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这说明包豪斯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因此所强调的“功能”也是高度抽象的。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最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杰出所欣赏。时至今日,不少包豪斯的产品仍价格高昂,只能被视为一种审美水准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如米斯的巴塞罗那椅就是典型的例子,售价达数百美元。

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尽管格罗披乌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格罗皮乌斯提出既是设计又是艺术的、能在流水线上大批量制造的建筑设计。德绍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出现了房顶平平、四四方方、楼身全部由金属板搭构而成的校舍,外镶的大玻璃简洁明亮,向包豪斯的学生们完美诠释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的现代感。

包豪斯的代表作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包豪斯和现代工业设计

“包豪斯”在现代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包豪斯设计的特点在于形式跟随功能,去除干扰和装饰。好的设计是创新的、使用的、唯美的、让产品说话的、谦逊的、诚实的、坚固耐用的、细致的、环保的、极简的...

包豪斯的代表作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包豪斯风格的一组设计草图

手腕上的包豪斯风格:
艺术与工业化共存

1919年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魏玛(Weimar)创建了一所工艺美术学校,该学校久负盛名,在其短暂的存活时间里,包豪斯风格却不可抵挡地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包括建筑、设计、时尚、绘画、摄影以及造型艺术。所授之理念在钟表业广为演绎,德国钟表品牌Stowa,荣汉斯(Junghans)和Nomos为堪称其中的佼佼者。继艾伦·萧伯斯坦(Alain Silberstein)和芝诺(Zeno)做出重大贡献后,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于今年年初发布了一款年历三针一线校正腕表。

【百达翡丽——包豪斯原则的践行者】除了德国本土的制造商,一些钟表商也秉承了同样的风格,融入了大量的包豪斯元素,同时,该风格大量借鉴了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首创的“明线”绘画法。首推此风格的是艾伦·萧伯斯坦和他的Krono包豪斯,还有芝诺的包豪斯3532. 百达翡丽也表现得很活跃。作为日内瓦钟表博物馆的馆长,挑选了百达翡丽的系列腕表陈列在馆中,因为“它在钟表设计中体现了包豪斯原则”。1932年,在百达翡丽Calatrava问世70年后,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变,但其最初的风格和纯粹的线条感却未曾消失过。

包豪斯艺术家们致力于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模式和预制建筑的概念相互融合,美学概念与技术流并非宿敌,艺术品与工业化亦可共存,达到艺术造诣和手工技术集于一人之身,人机合一的境界。Gropius有言道:“事物的效用决定了其外观。”这一理念常被简化为“形式追随功能”,并被根植于当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制表业也不例外。包豪斯的宗旨已被融于其中,而德国制表业尤为突出,可能与包豪斯系出同源吧。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包豪斯教育中的纤维艺术

1922年,包豪斯114位在校生中有22位女生在编织作坊学习。保罗·克利时任编织作坊色彩和形式语言的大师。在1923年的首届包豪斯展览上,编织作坊制作的新颖别致、具有现代感的家居纺织面料和壁挂作品受到瞩目。
    包豪斯学校迁址德绍后,编织作坊在哥塔·史托兹的主导下,编织研究更趋纯粹,学生学习也更具有专业性。这一时期的织品注重纤维材质与织品结构纹路本身所展现的肌理特性,作品设计呈现出包豪斯简洁的几何图形为特征的现代造型理念,表达出工业时代倾向理性、冷静的风格。

斯托尔策尔设计的挂毯

斯托尔策尔给包豪斯纤维织物手工艺带来的活力

由岗塔·斯托尔策尔(Gunta Stolzl),这位包豪斯唯一的女员工设计的一块挂毯上,看到了一种几何审美的普遍适用性。这件复杂而色彩鲜艳的作品比包豪斯生产的许多其他设计作品更为活泼,它强调几何图案,强调垂直与水平的鲜明交叉。为了保持包豪斯编制车间的活力,斯托尔策尔担负了极大的责任,她创作了大量手工编织的地毯、窗帘盒长条桌布。

在包豪斯任教的大师们

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使当时流行的一些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艺术大师康定斯基、瑞士艺术大师克利,曾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担任基础课教师,他们在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教学中,完全脱离了古典的写实教学,引入表现主义的风格,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设计眼界。

包豪斯的创立者: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格罗皮乌斯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

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学校设计的台灯,金属的半圆灯罩下一根灯杆直立在薄薄的圆形灯座上……至此,小到水壶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样式和风格的现代感。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建筑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包豪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著作:论点线面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是康定斯基的重要理论著作《艺术中的精神》的续篇。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释了对绘画元素的认识,他对每一种绘画元素都作了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主面分析。康定斯基自称这本书的分析是“显微镜式的”。

康定斯基与包豪斯

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里斯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康定斯基一组点线面抽象画作

包豪斯大师:保罗·克利

保罗·克利的教学日记

保罗·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

《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德文本初版于1925年,英译本初版于1953年。此后不断被译成各种文字,流布全世界。时至今日,该书仍是美术教育家们的权威性参考书籍。
    本书从相互缠绕的线条这样简单的现象开始,引导读者逐渐加深对确定的结构平面、尺寸、平衡和运动的理解。但是克利并不采用纯抽象的表现方式。学生仍然处于熟悉的世界当中——通过克利简单、流畅的图画及精确的图文说明直接体现,熟悉的世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棋盘,骨骼,肌肉,心脏,水车,植物,铁轨枕木,走钢丝的人——这些都成为包豪斯学院43个设计课程的实例。

保罗·克利和包豪斯

20世纪20年代,保罗·克利加入了包豪斯学院的阵营,教授装订,镶嵌彩色玻璃绘画课程,和他一起的还有康定斯基。克利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为了给他庆祝生日,甚至从飞机上向他家里投放鲜花。 在包豪斯期间,克利对艺术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于1925年出版了总结其教学和创作经验的著作《教学笔记》。时至今日,该书仍是美术教育家们的权威性参考书籍。他认为建筑与画面的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幅画是一点一点堆积而成的,和一幢房子没有什么区别,而画家也像建筑师一样,必须确保他的作品具有稳定性,能承重。

保罗·克利在课堂上的色彩练习

保罗·克利的教学笔记

包豪斯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包豪斯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德国人,(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建筑

包豪斯大师:约瑟夫·阿尔贝斯

包豪斯大师:约瑟夫·阿尔贝斯

约瑟夫·阿尔贝斯(Josef Albers,1888-1976年),美国画家和教育家,对工业设计有极大影响力。他的几何抽象绘画,如他的系列作品《向正方形致敬》,以对色彩和设计的精确控制为标志。阿尔伯斯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州波特洛普。他就读于包豪斯,并于1923-33年间在那里任教。

【约瑟夫·阿尔贝斯:向正方形致敬】阿尔贝斯对包豪斯最大的贡献就是修订了所有学生都需要的基础设计课程。他申明:我们要学会当今重要的形式特征:和谐或平衡、自由或有规则的节奏、几何或运算的比列, 对称或不对称、中心或外围的强调。”这种系统而彻底的艺术形式特征研究,成为他作品的特色, 例如他最著名的系列作品《向正方形致敬》,都是关于同心正方形的相同构图的简单色彩变体, 这一系列反映了他的信仰,即艺术起源于“物质事实与精神作用之间的矛盾”。
    因为这些画中的每一幅画的构图都保持不变,所以这些作品成功的表现了色彩感觉的相关性和不稳定性。他改变了每幅画中的正方形的色相、饱和度、以及明暗和色调。结果,从一幅画到另外一幅画正方形的尺寸似乎发生了变化,虽然它们是相同的。这种色彩迷惑证明我们看到的色彩绝不是互不相关的。阿尔贝斯的设计和色彩理念后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约瑟夫·阿尔贝斯:向正方形致敬

包豪斯大师:奥斯卡·施莱默

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奥斯卡·施莱默

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1888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43年卒于巴登巴登。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德国艺术家,在绘画、雕塑、平面设计、舞蹈和舞台设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在包豪斯创办了独具一格的戏剧工作室,开设了人体研究基础课,是包豪斯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师之一。

百年前的包豪斯舞剧有多潮

 女主角换了10身行头,时而头顶数不清的线圈,时而穿着一条宛如盘子的裙子,有时把金属圈也套在身上;两个男舞者的打扮甚至已经不像人类了,而是介于机器小丑和外星人之间……
    这样一台舞剧,放到当下的中国观众面前,也会让人产生摸不着头脑的“后现代”感。
    事实上,它不是当代艺术家的搞怪前卫艺术,而是一个世纪前的“古董”。
    这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创作,1922年9月在斯图加特剧院首演的实验芭蕾舞剧《三人芭蕾》。

奥斯卡·施莱默:百年前的包豪斯之舞

他设计的舞蹈在排除了人物或情节的前提下,通过重复使用机械动作、道具、服装等方式,将舞者的人性特征遮盖起来,进而创作了《空间舞蹈》《姿态舞蹈》《形式舞蹈》《女性舞蹈》《舞台舞蹈》(均为1926)《棍棒舞蹈》《轮胎舞蹈》(均为1927)《金属舞蹈》《玻璃舞蹈》(均为1928)等作品。这些作品让人联想到都市商店橱窗中的模特,或者艺术家工作室里的抽象雕塑。

包豪斯的女设计师

包豪斯女设计师 男权社会的艺术奇葩

包豪斯成立之时即宣称“男女平等”,招收女学生,从而打破了当时德国男女不能同校的禁忌,这所举世闻名的设计学府迎来了汹涌的女性报名热潮!据资料显示,包豪斯学院成立之初,共有40名学生,当时女性报读这所艺术学校的人数比男性多,最终跨入门槛的女生占1/4。到1930年底时学生增加到190人,女生约占30%。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在一战之后的德国,欲投身于包豪斯这个理想的乌托邦门下的女性汹涌的热情。

包豪斯二维女性

【包豪斯的“二维”女性】格罗庇乌斯有个著名的言论,那就是,他认为女性的脑袋是“二维”的,而男性却懂得用三维思考问题。因而,包豪斯的二维女性大多都被排除在建筑、金属科科系之外。但包豪斯的女生们表现出了欲打破传统观念的意愿。

【布兰德设计的脍炙人口的“康登”床头灯】1927年,在布兰德的手中,那只脍炙人口的“康登”床头灯问世了。这只可任意调节角度、有着弯曲的灯颈和稳健的底座、方便睡眼惺松的人半夜照明的革命性产品,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能卖出5万只,已经足以证明布兰德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

在包豪斯实现个人声誉的女性:玛丽安·布兰德

玛丽安·布兰德
在包豪斯的女设计师中,玛丽安·布兰德(Marianne Brandt)是唯一一位在包豪斯时期打造了个人声誉的女性。那是1923年,拉斯洛·莫合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担任金属系主任,布兰德被转到金属系,她是包豪斯历史上唯一进入该系学习的女生,布兰德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一开始,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我,因为在金属系里是从来没有女性的。为了表示厌恶之情,他们把所有沉闷累人的活都交给了我。我忍气吞声不知敲打了多少个半圆形的银器。后来,他们终于接受了我。”也正是布兰德的这份坚毅成就了她在工业设计界的美名。

玛丽安·布兰德设计的作品

专题制作:张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