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的具体表现。
【达达主义的终结】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汉斯·阿尔普(Jean Arp,1887-1966年),他是达达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抛弃了传统的油画,采用木刻、编织、拼贴及其他媒介来创作抽象的、妙趣横生的作品,包括彩色木浮雕、抽象形式的雕塑、彩色纸的拼贴画等。如《撕碎的纸》(1930)和《揉皱的纸》等。
他的一生就是在改变着住所、朋友、思想、风格,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来反对这种事业,从而争取一个新的事物,然后再把它抛弃掉。他是由祖传意识和性格造成的无政府主义者,是个既啰嗦又具破坏性的画家。他嘲笑一切,包括嘲笑自己,并且喜欢诋毁一切思想、机构和人。他的多疑使他独断专行,他的自由更是到了绝对自由主义的地步。总之,他不想正经干事,而想大吵大闹。但不管怎么说,毕卡比亚仍算是他那时代的一位大家,而且更算得上是一位人物。
达达派主张摒弃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声称艺术与美学无关,当然也不要艺术的节奏、匀称、和谐等等了。他们要创造的艺术是一种符号,在诗歌上,是无意义的字句组合:拿一张报纸、一把剪刀,把文字剪下来,照你所需要的诗歌长度,任意排列这些剪下的文字,便是一首诗。在绘画上:无意义的线条与色彩构成,就是一幅画。这种艺术虚无主义的态度,正是无政府主义思想在美术上的表现。法国画家毕卡比亚是这种艺术的典型代表。
拼贴是达达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拼贴的常常是杂志照片的片段,通常故意组合成反逻辑的作品。使这种集成照片技巧达到完美的柏林达达主义者之一便是汉娜·霍克(Hannah Hoch,1889-1978),霍克的集成照片极为敏锐, 因为她的作品汇集了许多当时谈论的话题,通过表现匆忙混乱,矛盾和讽刺因素的景象,她的作品不仅促进了达达的荒谬不合逻辑,而且对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两个最激动人心的发展、即妇女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义和大众印刷媒介的爆炸性增长,做出了尖刻而富有见解的评论。
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进行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他的代表作有:《下楼的裸女》、《泉》、《L.H.O.O.O。》、《大玻璃》、《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等。
这幅画的画面色彩单调枯索,线条密集错乱,当时一些人甚至讽刺为“木材厂大爆炸”。这幅画最初去参加一个立体主义展,但后来被证明是未来主义绘画的典范之作,纽约记者巴荣当时如此评价:“标题牛头不对马嘴,画布上没有裸体的人,不管你怎么用心看,也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
《下楼的裸女》被拒:杜尚决定不再做画家: 对于"运动"的钟情使得杜尚完成了其艺术生涯中的一件重要的作品——《下楼的裸女》。"我想要画一个不同于古典的斜躺着或站着的裸体,要画一个在运动中的,那会很有趣。"也便有了一副一个在下楼过程中的裸体——《下楼的裸女》。这幅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杜尚在艺术立场上的独特,"运动"以及用描绘运动来排挤美。在1912年初,杜尚把《下楼的裸女》送交到当年的独立沙龙去展览,却遭到了拒绝。因为杜尚的作品让热衷于立体主义的评审感受到了杜尚对于立体主义的威胁。
作品被拒让杜尚意识到:标榜解放、自由的现代派其实与传统派一样,照样能画地为牢。在艺术中,一切新旧风格的更替都不能真正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一切革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权威。而杜尚在敏感的认识到这点后做出了选择,"从1912年起我已经决定不再做一个职业意义上的画家了。"
达达主义的著名人物马塞尔-杜尚并不是苏黎世达达的发起人,他是在纽约和达达主义发生关系的。
杜尚的艺术无政府主义行为都在他真正接触达达之前,也就是说,不是达达影响了杜尚,而是杜尚照亮了达达。
"现成品"是杜尚对于艺术史作出的总重要的贡献。"现成品"于杜尚而言不仅仅是找到了他所谓的逃离绘画的途径,更是摆脱了"艺术"的途径。"现成品"是在反习惯上的艺术权威。"
《自行车轮圈》是杜尚第一件现成物品艺术,这类艺术作品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艺术的定义问题。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现成物品艺术”:一件普通的物品(自行车轮圈)被稍作改动,上下颠倒着放置在另外一件普通物品之上(厨房高凳)。杜尚说他喜欢这件作品的外观:“感觉轮子的转动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直到今天,《自行车轮圈》仍旧是一个荒诞主义的视觉奇迹。
“小便池”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也就只剩下了对艺术本身所发出的质疑和追问。
这样,“艺术”和“技艺”区分开来了。它与生活平等交流,并直指人心,贯穿思想。艺术家们在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作为媒介来传递他们对于艺术提出质问的各种观念。这时候,艺术开始变得出乎预料和看起来难以捉摸。尽管你并不一定喜欢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和你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L.H.O.O.Q》便是杜尚那副给《蒙娜丽莎》画胡子的作品被归为达达派的旗帜。因为它比任何作品都更能反应反权威的立场,它和大众的敬仰的艺术品来了个玩笑。
当杜尚在这个名画的复制品画上胡须的时候,也意味着复制对于绘画的取代。很多年后,杜尚说道:“达达是对绘画的物质性的极端抵制。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态度。它在实质上与观念上都与‘文学’相联系。它是一种我仍旧非常同情的虚无主义。”
1917年,杜尚把自己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并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这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它质疑了何为艺术品的传统艺术观念。现成品从那儿开始进入艺术的领域,改变了以往只有画画、雕塑、或其他富含手工技艺的东西才能被视为艺术的观念。成了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
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件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2005年,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人士把这个小便池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
这件作品看上去是一张非常抽象的画,但是杜尚却把它看成是逃离绘画的作品。《大玻璃》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上半部分是"新娘"的形象,但那也只是支离破碎的图形,下半部分则是所谓"光棍"的形象,由一些形状完整的机器形象构成,有巧克力磨,有一架水车,还有九个形状各异的模具。作品名称之所以取名为"大玻璃"也正是因为杜尚将画画在了玻璃上。玻璃对于杜尚来说有着画布所不具备的新的可能性,"如果一个画家让画布空白着,他还是意味着对观众有所表示,那画布还是会被当成是一件物品去看。那玻璃就不同了,它上面那些空白的部分无法让人凝视凝想……而在玻璃上,画上去的形象就是那个形象,没有填补空白或取悦视觉这一说。"
【杜尚的创作及其对美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对美国艺术的发展贡献最大的艺术家就是法国人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杜尚是一位彻底的思想家,他将西方艺术引上了一条“观念主义”(Conceptualism)艺术之路。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艺术可以是有形的物体,更可以是无形的观念。
杜尚为后人树立了藐视权威、超越限制、追求彻底自由的榜样,他的现成品是一种意在象外的象征物,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就是“艺术无处不在”,“什么都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原本就没有传统束缚、敢想敢干、勇于进取的民族,杜尚的思想无疑强化了他们的民族特性,更给他们无拘无束的大胆进取指明了方向。于是,美国艺术家便在杜尚开创的这条“观念主义”艺术之路大踏步前进了。美国艺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蓬勃兴旺的局面,它的大部分探索都是对这条新道路的开拓与发展。
1912年,马里于斯·德·萨亚斯在当年的《摄影》7月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日落》的文字。这是继尼采在哲学领域喊出“上帝之死”后,西方现代艺术家在艺术领域送来的“艺术之死”的消息。 “艺术之死”的预言作为对古典艺术的反抗,是那些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艺术家直面虚无而做的一次心灵的挣扎。从这个角度说,西方现代艺术的反理性、反规律、反传统、反经典,是对摧毁了人的价值体系的罪恶战争的不满情绪的彻底发泄。在这一点上,现代艺术与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
专题制作:张怀心